黑臭水体、流域治理进入集中整治阶段,生态修复市场需求明确
2015 年 4 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式出台,其中明确提出到 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控制在 10%以内,到 2030年,城市黑臭水体总体消除。自此正式拉开了整治城市黑臭水体的序幕。2015 年 9 月住建部、环保部又联合发布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成为“水十条”的 个配套细则。2016 年 1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推行河长制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抓紧制定出台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进度安排,到 2018 年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伴随各地治理工作逐步进入实质性阶段,黑臭河治理进入集中整治阶段,将带动黑臭水体治理总投资超 4,500亿元,“十三五”期间,各地的黑臭水体治理需求有望集中释放。
⑤工业水系统市场规模趋稳,工业园区集中治理是发展趋势
2015 年 1 月,新环保法正式实施,相比于旧环保法,新环保法更强调排污总量控制,对超过 排污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对企业端,通过“按日连续计罚”政策大幅提升企业违法成本,并通过对企业、政府与第三方机构相关责任人施加行政和刑事处罚降低企业与企业负责人的违法动力。在环境政策的倒逼下,产业结构转型和能源结构升级成为中国供给侧改革的必然选择。
经过四年的科技攻关,本项目在设备、工艺技术及商业运行模式方面均有重大突破,研发出了系列化、标准化、成套化的高效表面曝气装备,攻克了分散型点源村镇污水治理、集中污水处理厂高标准处理节能降耗等技术难题,并完善了DBO商业模式在分散型点源村镇污水治理方向的应用,构建了城市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及长效运行机制。技术成果在巢湖流域等重点流域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效益,为行业水污染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新型机械曝气机助力运营效率大幅提升
针对国内小型表面曝气设备相关产品缺乏的现状,项目组研制了小型化的竖轴、水平轴、斜轴机械表面曝气设备。项目组测定了小型表面曝气设备的动力效率,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表面曝气精确控制软件,可以精准地确定曝气设备的 工况状态,实现了对曝气设备运行的精准控制。通过对具有C型叶轮的小型倒伞曝气机进行系统性研究,项目组得到了小功率表面曝气机的工作性能曲面,为国内外首次,填补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空白。其动力效率达到2.57kgO2/kW·h~2.61kgO2/kW·h,在此基础上,项目组牵头起草并发布了 标准《竖轴表面曝气机》(GB/T35183-2017),此标准已于2018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准中将倒伞表面曝气机动力效率参数由2.10kgO2/kW·h提高至2.20kgO2/kW·h,提高了表面曝气设备的整体性能要求,促进了行业的技术进步。
①接受您的咨询,根据您的需求,确定合适的 湖北襄阳螺旋微泡除污器;
②为您提供 湖北襄阳螺旋微泡除污器设计、工艺流程设计;
③推荐适合您的 湖北襄阳螺旋微泡除污器选购方案;
④根据您的特殊需求,设计 湖北襄阳螺旋微泡除污器产品;
随着各地经济的发展和环境治理的需要,许多省市都提出了“退城入园”的工业发展战略,加大工业园区内的企业组群的污染集中控制及治理,水处理服务也从为单一企的点源向整个园区的系统施治,以及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发展,随着工业园区数量和规模的扩大以及工业废水处理标准的提高,工业园区的综合水处理业务将有巨大市场空间。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水专项”)在“十三五”期间将为“水十条”和水生态保护提供科技支撑,加快成果转化落地,形成一批整装成套技术、综合解决方案和治理模式,全方位支撑地方“水十条”目标的实现。由,联合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广州市新之地环保产业有限公司,共同承担了水专项“重点区域分散型点源处理及小流域综合整治长效机制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
这一项目以巢湖流域为研究对象,整合村镇分散点源污水处理、集中污水处理厂尾水高标准处理、河道修复、面源污染治理等要素,以十五里河流域综合治理为依托提出城市小流域综合整治方案。项目聚焦水污染治理的几个重点领域进行创新开发:一是分散型点源村镇污水处理系统关键技术集成与集约化运营示范;二是集中污水处理厂高标准处理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三是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集成与长效运行机制研究;四是污水处理装备产业化基地建设与流域综合整治推广体系研究等各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