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工程预算咨询企业走向全过程工程咨询,应立足于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现状,加强对造价工程师的培养,借助政府对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发展的扶持,规划镇江工程预算企业的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道路,实现镇江工程预算咨询企业转型发展。工程建设中由于设计变更、甲方要求、现场特殊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往往造成施工工程量和费用的变化,对这些特殊情况进行签证是必要的。工程签证工作是项目结算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到镇江工程预算的控制管理。阐述工程签证的内容,对现场签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规范工程签证,强化镇江工程预算控制管理的相关措施,对于工程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工程签证会直接影响工程的造价控制。由于工程建设项目一般周期长、投资大、不确定因素多,因此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如超出合同的工作内容以及工程费用。工程签证一般由甲方原因、现场特殊情况、设计变更等因素造成,是合同双方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中出现的特殊情况以及由其引起的工程量和费用问题,通过约定或协商达成一致并签字形成文件的行为。工程签证是合同的补充协议,为项目结算提供了依据,是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成分。数据显示,工程签证所引起的工程结算价的上升幅度可达15%-25%。如果不规范工程签证管理,将会给镇江工程预算造成大量的资金漏洞。国外的工程签证一般由监理工程师签字即可,而在我国由于监理的权限和责任有限,一般是甲方要求三方签字,并且签证过程复杂,这样做不仅给签证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还降低了施工的效率和进度。
工程预算由于工程建设涉及面广和其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在其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设计变更、材料设备变更等多种引起工程预算变化的情况。对于采取中标价从签证作为结算方式的工程,更应注意增减费用的审查。应注意设计变更的审查。设计变更单是设计单位在施工中发现需要变更的部位,或是由于建设单位需要改变使用功能、装修标准等而发出的变更通知单。它应是由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协商后共用签署的。审查设计变更时,一要应查验手续是否完备;二要判定该项变更是否引起经济利益上的增减变动,因为有的变更只是技术变更,并不引起经济变更。还要注意查阅竣工图,因为对于工程量增加而引起费用增加的项目。
建设项目普遍忽视了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重要性,造价控制的重点主要放在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甚至在工程决算阶段,因此经常出现投资超限的现象。有些项目甚至在建成后投资大幅超过计划,从而形成了大量效益不好的工程。近些年来,国际上发达 对工程投资的要求是事前预控、事中控制。而我国传统的做法是把造价控制重点放在施工阶段,在客观上造成轻决策重实施、轻经济重技术、先建设后算账的后果。造价多为事后算账,依附于建筑设计师,被动地反映设计和施工。镇江工程预算咨询机构不健全,工程咨询业发展还不成熟有的地方虽已建立咨询机构,但没有充分发挥出镇江工程预算咨询的作用。目前我国的镇江工程预算咨询单位普遍实力薄弱,规模偏小,技术力量不强,改革也没有完全到位,还无法应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镇江工程预算咨询业发展中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受主管部门的制约,不能公正地进入社会;基础差、素质低、单一从事编制工程预算业务、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行业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存在行业、地区、部门垄断封锁的现象,严重地阻碍了公平竞争的发展;行业服务规范和制度建设急需与国际接轨。目前取得镇江工程预算师资格的专业人才不多,高级专业人才就更少。有的虽已经取得执业资格,但无工作实践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综合素质不高。在造价师从业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在岗无证,有证无岗”的现象。工作内容依然是单一的,多在主管部门及领导的主观意志指令下工作,因而工作服务领域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投资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取得造价工程师资格的人数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要。迫切需要一大批为项目投资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高素质综合型镇江工程预算专业人才。
建筑工程项目周期长、上下游供应商数量众多,涉及岗位和人员冗杂,资金周转往往存在记录缺失、信息片面、混乱使用等问题。建筑企业镇江工程预算对项目开工前、施工中和竣工后的所有收支进行审计,记录每一笔资金的来源、流向和相关责任人,严格审核整个工期的资金流转情况,及时识别资金风险,约束和监督企业自身经济行为,是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按时优质交付的关键所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建筑企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建立一个贯彻企业 管理层方针和策略的内在制约机制。规范的建筑镇江工程预算涵盖工程设计审计、招投标审计、合同签订审计、施工审计和竣工审计,有着完善的审计法规体系,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能适应建筑企业不断变化的内部审计需求,保障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实现资金风险小化、经济效益 化的目标,为企业后续决策提供原始资料。镇江工程预算在核实镇江工程预算,指导建筑项目投资中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重视镇江工程预算的规范化镇江工程预算,是规范项目管理的必要举措,能引导建筑企业深化内部改革,持续改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流程,挖掘企业发展潜力,树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建筑镇江工程预算应涉及从项目立项到竣工的全过程,对项目实施期内的每一笔资金都进行记录、审核,用包含事前、事中、事后的动态实时审计工作保障工程质量。当前,我国建筑企业虽已普遍意识到镇江工程预算的重要性,但相关认识不全面,割裂审计内容,忽视全过程跟踪审计,使得审计变成事后惩处和补救。事后审计无法准确识别项目前中期风险,往往发现错误后才进行查漏补缺,加重建筑企业的损失,审计部门将审计结果作为处罚的主要依据,常常提出强制性整改要求,容易让企业对审计工作产生不满情绪,降低企业对镇江工程预算的认可度和配合度[1]。时效性是建筑镇江工程预算的基础特性,由于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弱化,各项审计工作无法及时落实,审计结果欠缺准确性,容易在合同签订、招投标等环节集中爆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