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钢板的要求急剧增长。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这些年我国钢板的生产也有了很大发展,并建成了一批先进的钢板生产骨干企业。钢板成张或成卷供应。成张钢板的规格以厚度*宽度*长度的毫米数表示。熟悉板材、带钢的规格,在宽度和长度上充分利用,对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不适当的边角余料、降低工时及产品成本,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选购板、带材时,应尽量选用为产品坯料整倍的规格。如果属于定型产品,选用接近定尺的板、带材时,可订购定尺或倍尺的合理料,实行套材的下料方法,能显著提高板、带材的利用率。企业与企业间,行业与行业间边角余料的多次利用,也是被实践证明提高材料利用率,节约材料的有效方法。
45号钢是高强度中碳调质钢,具有一定的塑性和韧性,较高的强度,切削性能良好,采用调质处理可获得很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淬透性较差,水淬易产生裂纹,中小型零件调质后可得到较好的韧性及较高的强度,大型零件(截面尺寸超过80mm)以采用正火处理为宜,但45钢的焊接性能较低,虽可焊接,但焊前应将焊件进行预热,且焊后应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焊接应力。
冷轧无取向硅钢带:由公称厚度(扩大100倍的值)+代号A+铁损保证值(将频率50HZ, 磁通密度为1.5T时的铁损值扩大100倍后的值)。
如50A470表示厚度为0.5mm,铁损保证值为≤4.7的冷轧无取向硅钢带。
(2)冷轧取向硅钢带:由公称厚度(扩大100倍的值)+代号G:表示普通材料,P:表示高取向性材料+铁损保证值(将频率50HZ, 磁通密度为1.7T时的铁损值扩大100倍后的值)。如30G130表示厚度为0.3mm,铁损保证值为≤1.3的冷轧取向硅钢带。
电镀锡板和热镀锌板
1、电镀锡板:电镀锡薄钢板和钢带,也称马口铁,这种钢板(带)表面镀了锡,有很好的耐蚀性,且无毒,可用作罐头的包装材料,电缆内外护皮,仪表电讯零件,电筒等小五金。
钢板对淬火、回火状态下钢的机械性能的影响
合金元素对淬火、回火状态下钢的强化作用显著 因为它充分利用了全部的四种强化机制。淬火时形成马氏体 回火时析出碳化物 造成强烈的第二相强化,同时使韧性大大改善 故获得马氏体并对其回火是钢的经济和有效的综合强化方法。
合金元素加入钢中 首要的目的是提高钢的淬透性 保证在淬火时容易获得马氏体。其次是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 使马氏体的保持到较高温度,使淬火钢在回火时析出的碳化物更细小、均匀和稳定。这样 在同样条件下 合金钢比碳钢具有更高的强度。
合金元素对钢的工艺性能的影响
钢板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的影响
(1)提高回火稳定性 合金元素在回火过程中推迟马氏体的分解和残余奥氏体的转变(即在较高温度才开始分解和转变), 提高铁素体的再结晶温度 使碳化物难以聚集长大,因此提高了钢对回火软化的抗力 即提高了钢的回火稳定性。提高回火稳定性作用较强的合金元素有:V、Si、Mo、W、Ni、Co等。
(2)产生二次硬化 一些Mo、W、V含量较高的高合金钢回火时 硬度不是随回火温度升高而单调降低 而是到某一温度(约400℃)后反而开始增大 并在另一更高温度(一般为550℃左右)达到峰值。这是回火过程的二次硬化现象 它与回火析出物的性质有关。当回火温度低于450℃时 钢中析出渗碳体; 在450℃以上渗碳体溶解 钢中开始沉淀出弥散稳定的难熔碳化物Mo2C、W2C、VC等 使硬度重新升高 称为沉淀硬化。回火时冷却过程中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二次淬火所也可导致二次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