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不锈钢复合板 304不锈钢复合板 .建立“两个合同”管理体系,全面推行用工市场化一是发挥劳动合同法律效应。严格劳动合同管理,强化试用期满和合同期满考核,对不符合续签标准的解除劳动合同。细化劳动合同条款,明确虚明、小错不断等11类32项解除条款,强化契约和法律意识。二是推行岗位合同管理模式。建立岗位合同管理制度,将岗位合同作为员工进退流转的管理抓手,破解人员能上能下难题。岗位合同中明确岗位绩效考核指标和胜任标准,对于岗位绩效考核不胜任的,解除岗位合同待岗培训。三是建立人才赋能中心。对于解除岗位合同暂时无法安排岗位的人员进行培训赋能,培训合格的,采取竞争上岗、置换劳务、跨企业流动等方式转岗安置,建立下岗-培训-竞争-再上岗的常态化流转机制。2021年,全集团共有2827名职工进入赋能中心,参加培训和竞聘上岗,实现实质性赋能、制度化流转。3.完善竞争机制,激发动力活力一是建立公开招聘、竞争上岗长效机制。对岗位空缺和职务晋升,全部采用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方式,彻底打破原有干部工人身份界限,竞争的岗位一律取消身份限制,搭建公平竞争的平台,使职工有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2021年,共有804名操作人员竞聘到管理或技术岗位,486名管理岗位人员调整到操作岗位。
靖江不锈钢复合板 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监管制度,健全生态监测网络,落实不同生态功能区分级分区保护、修复、监管要求。开展生态改善、环境扩容、碳汇提升等方面效果综合评估,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碳汇与净化功能。到2025年,林木覆盖率达到24.1%以上,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60%以上,生态空间管控区域布局不断优化,水域面积不减少、水域功能不衰退。(省自然资源厅、林业局、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水利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四、优化环境治理(十三)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协同控制。聚焦细颗粒物和优良天数比率达标要求,优化治理技术路线,加大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以及温室气体协同减排力度。推动钢铁、焦化、水泥、玻璃、石化等行业企业和工业炉窑、垃圾焚烧重点设施超低排放改造(深度治理),推进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探索开展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改造提升工程试点。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优先采用源头替代措施,以石化、化工、涂装、医药、包装印刷、油品储运销等行业领域为重点,实施原辅材料和产品源头替代工程。推进大气污染治理设备节能降耗,提高设备自动化智能化运行水平。
靖江不锈钢复合板会上还发布了《中国民营经济(浙江)高质量发展指数报告(2022)》《2021—2022年度台州民营经济司法服务指数》《2022年浙江省民营企业就业百强》《2022年浙江省民营企业社会责任100家领先企业》。本次论坛由全国工商联、靖江同城浙江省人民政府指导,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靖江同城浙江省委统战部、靖江同城浙江省工商联、靖江同城台州市委市政府主办,台州市委统战部、靖江同城台州市工商联、靖江同城台州市路桥区委区政府承办。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成员,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和企业家300多人参加会议。为平稳有序推动钢铁行业碳达峰、靖江同城碳中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结合国内钢铁业现状与钢铁强国发展方向,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积极联系会员企业,与发展改革委、靖江同城工信部等部委紧密沟通,以能效达标杆为抓手,发布了《钢铁行业能效标杆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启动了钢铁能效工程。“能效”工程是继“产能置换”“超低排放”之后,覆盖钢铁全行业的第三大工程。根据钢铁能效工程顶层设计,以及钢协何文波书记对能效标杆与能效工作指示要求,按照“抓基础、靖江同城谋突破树标杆、靖江同城搭平台、靖江同城建标准、靖江同城创机制、靖江同城重自律、靖江同城强监管”二十四字方针落实重点任务。
靖江不锈钢复合板张军扩对2023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靖江本地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机遇等多方面进行了剖析。他认为,消费需求不振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受疫情影响,居民收入相对减少;二是疫情管控导致一些消费活动无法实现;三是消费信心受挫。伴随着疫情形势趋稳,过去被压抑和限制的一些消费会逐步恢复和释放,但恢复和释放都不会太快,因为消费能力尤其是支付能力的积累和消费信心的恢复都需要时间。图为石洪卫石洪卫首先介绍了钢铁行业2022年的运行情况,主要包括钢铁产量同比下降,消费强度有所减弱;钢材出口同比基本持平,进口出现明显下降;全球钢铁市场低迷,中国之外粗钢产量降幅大于中国;钢材由升转降,燃料成本明显上升;企业效益同比下降,资产负债率略有提高;面对新市场环境的变化,行业内企业经营分化开始显现;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持续优化,研发费用支出继续增加;各项环保指标继续改善,单位能耗指标略有增加。随后,石洪卫就钢铁行业发展政策取向进行了讲解,并分析了我国钢铁消费与供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