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合金元素对钢切削性能的影响 切削性能与钢的硬度密切相关 钢是适合于切削加工的硬度范围为170HB~230HB。一般合金钢的切削性能比碳钢差。但适当加入S、P、Pb等元素可以大大改善钢的切削性能。 5. 合金元素对钢热处理工艺性能的影响 热处理工艺性能反映钢热处理的难易程度和热处理产生缺陷的倾向。主要包括淬透性、过热敏感性、回火脆化倾向和氧化脱碳倾向等。合金钢的淬透性高 淬火时可以采用比较缓慢的冷却方法可减少工件的变形和开裂倾向。加入锰、硅会增大钢的过热敏感性。

钢板(包括带钢)的分类:按厚度分类:(1)薄板,厚度不大于3mm(电工钢板除外)(2)中板,厚度在4-20mm(3)厚板,厚度在20-60mm(4)特厚板厚度大于60mm 2、按生产方法分类:(1)热轧钢板(2)冷轧钢板按表面特征分类:(1)镀锌板(热镀锌板、电镀锌板)(2)镀锡板(3)复合钢板(4)彩色涂层钢4、按用途分类:(1)桥梁钢板(2)锅炉钢板(3)造船钢板(4)装甲钢板(5)汽车钢板(6)屋面钢板(7)结构钢板(8)电工钢板(硅钢片)(9)弹簧钢板(10)耐热钢板(11)合金钢板(12)其他

钢板对奥氏体和铁素体存在范围的影响 扩大或缩小γ相区的元素均同样扩大或缩小Fe-Fe3C相图中的γ相区 且同样Ni或Mn的含量较多时 可使钢在室温下得到单相奥氏体组织(如1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和ZGMn13高锰钢等), 而Cr、Ti、Si等超过一定含量时 可使钢在室温获得单相铁素体组织 (如1Cr17Ti高铬铁素体不锈钢等)。 对Fe-Fe3C相图临界点(S和E点)的影响 扩大γ相区的元素使Fe-Fe3C相图中的共析转变温度下降 缩小γ相区的元素则使其上升 并都使共析反应在一个温度范围内进行。几乎所有的合金元素都使共析点(S)和共晶点(E)的碳含量降低,即S点和E点左移 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的作用尤为强烈。 合金元素对钢热处理的影响 合金元素的加入会影响钢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转变。

钢板合金元素对钢铸造性能的影响 固、液相线的温度愈低和结晶温区愈窄 其铸造性能愈好。合金元素对铸造性能的影响 主要取决于它们对Fe-Fe3C相图的影响。另外 许多元素 如Cr、Mo、V、Ti、Al等在钢中形成高熔点碳化物或氧化物质点 增大钢的粘度 降低流动性 使铸造性能恶化。 2.合金元素对钢塑性加工性能的影响 塑性加工分热加工和冷加工。合金元素溶入固溶体中 或形成碳化物(如Cr、Mo、W等) 都使钢的热变形抗力提高和热塑性明显下降而容易锻裂。一般合金钢的热加工工艺性能比碳钢要差得多。 3. 合金元素对钢焊接性能的影响 合金元素都提高钢的淬透性 促进脆性组织(马氏体)的形成 使焊接性能变坏。但钢中含有少量Ti和V 可改善钢的焊接性能。

点击查看旺宇钢铁贸易有限公司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