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详细介绍
![亳州Q420C中厚板值得信赖](http://ypmimg.04171.com/pub_soft/3102/3110/202109221644214552.jpg)
耐磨钢板性能优秀的耐磨性
合金耐磨层的化学成分中碳含量达4~5%,铬含量高达25~30%,其金相组织中Cr7C3碳化物的体积分数达到50%以上,宏观硬度为HRC56~62,碳化铬的硬度为HV1400~1800。由于碳化物成于磨损方向相垂直分布,即使与同成分和硬度的铸造合金相比较,耐磨性能提高一倍以上。与几种典型的材料耐磨性对比如下:
(1)与低碳钢;20~25:1
(2)与铸态高铬铸铁;1.5~2.5:1
良好的耐冲击性
耐磨复合钢板的基板为低碳钢或低合金。不锈钢等韧性材料,体现双金属的优越性,耐磨层抵抗磨损介质的磨损,基板承受介质的载荷,因此有良好的耐冲击性。可以承受物料输送系统中承受高落差料斗等冲击和磨损。
较好的耐热性
合金耐磨层推荐使用在≤600℃工况下使用,若在合金耐磨层中加入钒,钼等合金,可以承受≤800℃的高温磨损。
推荐使用温度如下:
普通碳钢基板推荐不高于380℃工况使用;
低合金耐热钢板(15CrMo,12Cr1MOV等)基板推荐不高于540℃工况使用;
耐热不锈钢基板推荐在不高于800℃工况使用。
好的耐腐蚀性
耐磨复合钢板的合金层中含有高百分比的金属铬,故具有一定防锈和耐腐蚀能力。用于落煤筒和漏斗等场合可以做到防止粘煤。
16MNDR低温容器板运用广泛。锅炉容器板,用于制造各种锅炉及重要附件,由于锅炉钢板处于中温(350°C以下)高压状态下工作,除承受较高压力外,还受到冲击、疲劳载荷及水和气腐蚀,要求保证一定强度,还要有良好的焊接及冷弯性能。它是我国用途广、用量 的压力容器专用钢板。
锅炉容器板标准不同,钢号也不同,如下:
国标:Q245R,Q345R,Q370R,16MnDR,15CrMoR,09MnNiDR,12MnNiVR,14Cr1MoR,12Cr2Mo1R
12Cr1MoVR,13MnNiMoR,18MnMoNbR,15MnNiDR,20MnMoR,临氢容器板等。
欧标:P265GH,P295GH,P275NH,P355GH,P355NH,P355NL,P460NH等。
美标:SA515Gr60/65/70,SA516Gr60/65/70,SA285GrC,A537CL,SA662GrC,SA299A/B,SA203E/D
SA302GrC/B,SA387Gr11/12/22等。
日标:SB410,SPV355,SB450等。
德标:19Mn6,15Mo3等。
另有大量各种锅炉容器板
规格:厚度*宽度*长度:(8—300)*(1500—4020)*(5000—18800)
钢板中分离器连接管,碎煤机衬板,煤斗及破碎机衬板,燃烧器烧嘴,落煤斗和漏斗衬板,空预器支架护瓦,分离器导向叶片。上述零部件对耐磨钢板的硬度和耐磨强度没太高的要求,可以用材质为NM360/400厚度6-10mm的耐磨钢板。
2)煤场:送料槽及漏斗内衬,料斗衬套,风机叶片,推料机底板,旋风收尘器、焦炭导向器衬板,球磨机内衬,钻头稳定器,螺旋加料器料钟及基座,揉捏机铲斗内衬,环形送料器、翻斗车底板。煤场作业环境恶劣,对耐磨钢板的耐腐蚀性和耐磨强度有一定的要求,推荐使用材质为NM400/450 HARDOX400厚度8-26mm的耐磨钢板。
3)水泥厂:溜槽内衬,末端衬套,旋风收尘器,选粉机叶片和导向叶片,风扇叶片及内衬,回收斗内衬,螺旋输送机底板,管道组件,熔块冷却盘内衬,输送槽衬板。这些部件也需要耐磨性、耐腐蚀性要好一点的耐磨钢板,可以用材质为NM360/400 HARDOX400厚度8-30mmd的耐磨钢板。
4)装载机械:卸轧机链板,料斗衬板,抓斗刃板,自动翻斗车翻斗板,自卸车车身。这就需要耐磨强度和硬度极高的耐磨钢板,建议使用材质为NM500 HARDOX450/500厚度在25-45MM的耐磨钢板。
5)矿山机械:矿料、石料破碎机衬板、叶片,输送机衬板、挡板。此类部件需极高的耐磨性,可用材质为NM450/500 HARDOX450/500厚度在10-30mm的耐磨钢板。
6)建筑机械:水泥推料机齿板,混凝土搅拌楼、搅拌机衬板,除尘器衬板,制砖机模具板。推荐使用材质为NM360/400厚度10-30mm的耐磨钢板。
7)工程机械:装载机、推土机、挖掘机铲斗板、侧刃板、斗底板、刀片、旋挖钻机钻杆。此类机械需要特别强硬和耐磨强度极高的耐磨钢板,可用材质为NM500 HARDOX500/550/600厚度在20-60mm的高强度耐磨钢板。
8)冶金机械:铁矿烧结机,输送弯头,铁矿烧结机衬板,刮板机衬板。由于此类机械需要耐高温、硬度极强的耐磨钢板。故推荐使用HARDOX600HARDOXHiTuf系列耐磨钢板。
9)耐磨钢板还可应用在砂磨机筒体、叶片,各种货场、码头机械那么部件,轴承结构件,铁路车轮结构件,轧辊等。
合金元素与钢板的相互作用
合金元素加入钢中后,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钢中。即:与铁形成固溶体;与碳形成碳化物;在高合金钢中还可能形成金属间化合物。
1. 溶于铁中
几乎所有的合金元素(除Pb外)都可溶入铁中 形成合金铁素体或合金奥氏体 按其对α-Fe或γ-Fe的作用 可将合金元素分为扩大奥氏体相区和缩小奥氏体相区两大类。
扩大γ相区的元素-亦称奥氏体稳定化元素 主要是Mn、Ni、Co、C、N、Cu等 它们使A3点(γ-Fe α-Fe的转变点)下降 A4点( γ-Fe的转变点)上升 从而扩大γ-相的存在范围。其中Ni、Mn等加入到一定量后 可使γ相区扩大到室温以下 使α相区消失 称为完全扩大γ相区元素。另外一些元素(如C、N、Cu等) 虽然扩大γ相区 但不能扩大到室温 故称之为部分扩大γ相区的元素。
缩小γ相区元素--亦称铁素体稳定化元素 主要有Cr、Mo、W、V、Ti、Al、Si、B、Nb、Zr等。它们使A3点上升 A4点下降(铬除外 铬含量小于7%时 A3点下降; 大于7%后A3点迅速上升) 从而缩小γ相区存在的范围 使铁素体稳定区域扩大。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完全封闭γ相区的元素(如Cr、Mo、W、V、Ti、Al、Si等)和部分缩小γ相区的元素(如B、Nb、Zr等)。
2. 形成碳化物合金元素按其与钢中碳的亲和力的大小 可分为碳化物形成元素和非碳化物形成元素两大类。
常见非碳化物形成元素有:Ni、Co、Cu、Si、Al、N、B等。它们基本上都溶于铁素体和奥氏体中。常见碳化物形成元素有:Mn、Cr、W、V、Nb、Zr、Ti等(按形成的碳化物的稳定性程度由弱到强的次序排列),它们在钢中一部分固溶于基体相中,一部分形成合金渗碳体 含量高时可形成新的合金碳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