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2-14 17:32:46 浏览次数:2 公司名称:聊城 维曼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产品参数 | |
---|---|
产品价格 | 电议/台 |
发货期限 | 当天发货 |
供货总量 | 500余台 |
运费说明 | 电议 |
名称 | 五十铃FTR移动应急发电车 |
发电功率 | 100—500KW |
品牌 | 康明斯、沃尔沃、帕金斯等 |
工作噪音 | 小于80分贝 |
经营模式 | 租赁 |
系列 | 发电机组出租 |
株洲10KV发电机租赁
<株洲>维曼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专业从事发电机租赁十余年;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维曼设备品质 ,租后服务周到,业务范围覆盖国内各大城市,方便用户就近调货。目前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提供50kw——1800kw发电机组近500台,设备租赁仓库遍及国内各大城市,方便各大单位就近提货。
随时为客户提供国产品牌发电机组。我们还配备专业操作人员配合机组发电,确保发电机组正常供电。先进的设备, 的技术,使您没有停电之忧。
1.发电机组租赁方案:
我司租赁工程师接收到用户信息之后会为用户量身制定合理的用电方案,必要时会派技术工程师到现场核算负载,再给出经济的方案。
气缸套高频振动是发电机产生穴蚀的根本原因 导读:发生穴蚀破坏的除了发电机气缸套零件外,还有轴瓦、喷油泵注塞、螺旋桨桨叶及离心泵叶轮等。机件穴蚀破坏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缸套穴蚀已是发电机的重要问题,引起国内外的重视与研究。气缸套穴蚀是发电机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随着发电机的功率增加、强载度提高和高速、轻型化,气缸套穴蚀破坏就成为妨碍发电机正常运转的首要问题,严重地影响发电机的工作可靠性和气缸套的使用寿命。 一般说来,高速、轻型大功率发电机,不论是开式冷却还是闭式冷却,气缸套都有不同程度的穴蚀。有的发电机投入运转不久(仅几十小时)就会在气缸套外圆表面上出现穴蚀小孔,甚至发电机运转不足千小时缸套就因穴蚀穿孔而报废,此时缸套内表面尚未磨损。二冲程十字头式低速发电机气缸套基本不发生穴蚀破坏。 1.穴蚀部位:缸套穴蚀发生在湿式气缸套外圆表面上,一般集中在发电机的左右侧方向,特别是承受侧推力 一侧的偏上方;冷却水进口、水流转向处和水腔狭窄处对应的缸壁上;缸套下部密封圈附近缸壁。缸套冷却水腔除缸套穴蚀外,不应忽视气缸套和气缸体材料的差异和材料内部的各种电化学不均匀性导致的宏观和微观电化学腐蚀。这两种腐蚀同时存在或交替进行均会加重缸套的腐蚀。此外,冷却水(海水或淡水)的水质、含气量、流速等均对穴蚀有影响。 2.气缸套穴蚀机理 1)一般穴蚀机理:迄今为止,关于穴蚀机理的论述很多,其中较为普遍接受的一种理论认为:机件发生穴蚀的先决条件是机件浸于液体中,并与液体有相对运动,或机件在液体中受到某种能量的传递作用,形成液体中的局部瞬时高压或瞬时高真空。在瞬时高真空区,液体汽化形成气泡,或溶于水中的空气以空泡形式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在另一瞬间形成高压时,空泡、气泡被压缩,泡内气体迅速液化而使气泡溃灭,这时周围液体急速冲向溃灭处,产生极强的冲击波作用在金属表面。频繁地冲击,使机件表面金属逐渐剥落。与此同时,金属表面还产生微观电化学腐蚀,两种腐蚀交替进行共同作用致使机件穴蚀破坏。 2) 发电机气缸套外圆表面与气缸体(或机体)构成冷却水空间,在狭小的环形通道中流动着淡水或海水。发电机运转时,由于缸套和活塞之间的间隙,活塞在侧推力作用下不断地冲撞着缸壁的左、右侧,使气缸套产生高频振动。缸套高频振动和缸壁的弹性变形使冷却水空间的容积交替地增大和减小,冷却水相应交替地膨胀与被压缩。膨胀时受拉伸作用形成瞬时低压,被压缩时形成瞬时高压。此外,冷却水进口和流动时产生涡漩使冷却水通道内压力变化,也会形成瞬时高压或低压。在瞬时低压时产生气泡,瞬时高压时气泡溃灭,缸套外圆表面频繁受到冲击和微观电化学腐蚀作用而破坏。 3.影响缸套穴蚀的因素:生产中并非所有的筒状活塞式发电机气缸套都发生穴蚀破坏,即使是发生穴蚀破坏其程度也各不相同。缸套穴蚀与发电机的机型、结构、爆发压力、冷却水腔和冷却介质、发电机的工艺参数等有关。 1)缸套振动。发电机运转中气缸套高频振动是产生穴蚀的根本原因,缸套振动强度与以下各点有关:(1)活塞与气缸套之间的配合间隙:活塞在气缸中运动时,活塞对气缸壁的冲击能量的大小取决于活塞质量和活塞在气缸中横摆时的速度。活塞质量固定不变,但速度随着活塞与缸套之间的配合间隙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活塞对缸壁的冲击能量取决于活塞与缸套配合间隙的大小。配合间隙大,活塞横摆加速度大,冲击前壁能量大,则缸套振动增强。(2)缸套刚度:缸套刚度直接影响缸套的振动。刚度大,受活塞冲击时缸套变形小,振动小,可有效地防止穴蚀。缸套刚度除与其材料有关外,还与缸套壁厚和纵向支承跨距的大小有关,缸壁厚度增加,支承跨距缩短,缸套刚度增大。气缸套与气缸体(机体)之间的配合间隙对缸套的刚度亦有影响。如果发电机缸套与缸体铸成一体,缸套刚度增大,可有效地防止穴蚀。(3)冷却水腔结构 冷却水腔通道太窄,水流速度增高,容易产生空泡。发电机设计时要求冷却水腔内水流速度应小于2m/s,水腔宽度t为14%D (D为气缸套内径)或不小于10mm,各处均匀一致,水流畅通不形成死水区和涡流区,有利于降低缸套穴蚀。发电机把冷却水腔最窄处由1.5mm增至7mm,大大降低缸套穴蚀。 2)冷却水温度与压力:冷却水温度过高将加速腐蚀的进程,但也不宜长期水温过低。实验表明,钢铁和铝等金属材料在淡水温度为50~60oC时穴蚀严重,随着水温的升高,穴蚀破坏减轻。从发挥发电机的效能和降低腐蚀、穴蚀出发,冷却水腔淡水温度在80~90oC为好。冷却水压力高可以抑制空泡的形成,减少穴蚀的发生。但冷却水压力提高将使其温度升高而加速穴蚀。 4.防止缸套穴蚀的措施 除从材料和结构上的改进来防止和降低缸套穴蚀外,对发电机气缸套穴蚀,还可采用以下措施: (1)缸套外圆表面覆盖保护层或强化层。采用镀铬、渗氮、喷陶瓷、涂环氧树脂或涂尼龙等工艺使金属表面与冷却水隔开,或使缸套外圆表面强化,可有效地防止电化学腐蚀与穴蚀。 (2)在冷却水腔内安装锌块实施阴极保护防止电化学腐蚀;例如发电机气缸套外表面安装锌带并坚持定期更换取得防止穴蚀的良好效果。 (3)在冷却水中加入缓蚀剂;例如乳化油缓蚀剂或被膜缓蚀剂,使在缸套外表面上形成一层较薄的连续保护膜,不仅可以防止电化学腐蚀,而且可以减弱空泡破裂时的冲击波对缸套外表面的冲击作用,从而减轻穴蚀。 结论:在实践中防止或减轻穴蚀的方法很多,选用时依具体机型、结构和产生穴蚀的原因而定,以取得良好预防效果。
发电机组的选型建议 发电机作为应急电源在企业生产制造方面和其他重要场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户在购买时应留意不良的陷阱,避免盲目选购。 客户在选购发电机组时,往往会困惑选择多大的发电机组?的确,选购发电机组时,发电机组功率选择非常关键,选太大增加成本,选太小不能满足用电要求。在这里给您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一、选择合适自己需求的功率: 1、普通电器:比如电脑、电视、电灯、照明灯,按额定功率相加=用电总功率; 2、加热型电器:微波炉、热水器、烧水器、电磁炉等,此类电器功率1.5-2倍计算=用电总功率; 3、感性类电器:空调、水泵、冰箱、空压机、电动机等,功率按额定功率的2.5-3倍计算=用电总功率。 备注:发电机组功率大小一般是由用电设备的数量和总功率来选择。发电机功率并非把所有用电设备功率简单相加,还需要考虑用电器的启动方式。一般启动方式分为直接启动和降压启动或软启动,所以,选择发电机组功率时除了需要考虑所有电器功率之和,还要考虑每台电器的启动功率。 二、市场上常见的选型误区 1、混淆KVA和KW的关系。把KVA当成KW夸大功率,卖给客户。实际上KVA是视在功率,KW是有效功率,他们之间的关系为IKVA=0.8KW。进口机组一般用KVA表示功率单位,而国内用电设备一般都用KW表示,所以核算功率时应把KVA打8折换算成KW。 2、不讲长行(额定)功率和后备功率的关系,仅说一个“功率”,把后备功率当作长行功率卖给客户。实际上,后备功率=1.1x长行功率。而且,后备功率只能在12小时连续运行中使用1小时。 3、将机功率与发电机的功率配置成一样大,以求降低成本。实际上,业内一般规定机功率≥发电机功率10%,因为有机械损耗。更为恶劣的,还有的把机马力当作千瓦误报给用户,及用小于发电机功率的机来配置机组,俗称:小马拉大车,以至机组寿命降低,维修频繁,使用费居高不下。 4、分不清二翻新机和全新机。有的卖家会将翻新的机配上全新的发电机及控制柜出售,但一般非专业用户根本分不清究竟是新机还是旧机。 5、不问清机或发电机品牌、产地和机组品牌。如美国康明斯、瑞典volvo、英国史坦福。实际上任何一台发电机组均不可能由一家企业独立完成。客户应全面了解机组的机、发电机、控制柜制造及品牌,才能综合评估出机组的档次。 6、一定要购买保护功能(俗称四保护)齐全的机组。要看清楚仪表是否齐全,机组是否开空气开关。实际上,业内一般规定10KW以上的机组必须带全仪表(俗称五表)及空气开关;大型机组及自动化机组必须带有自四保护功能。 7、不谈机及发电机的品牌档次、控制系统配置,不谈售后服务,一味只谈及交货期。有的还将非电站专用油机,如:船用机,车用机用于发电机组。使机组的终端产品—-电的质量(电压与频率)无法得以保证。太低的机组一般有问题,俗称:只有买错没有卖错! 8、不谈随机配件情况,如带不带消音器、油箱、输油管,带什么档次电瓶、多大容量电瓶、几个电瓶等等。实际上,这些附件十分重要,必须在合同中写明。更有甚者连水箱风扇都不带,让客户自搞开式水池。 发电机组属重要的备用电源设备,购置时需慎之再慎,使用时方能得心应手。
发电机组系统的常规保养 一、发电机组正确维护保养的好处 机组的使用寿命和工作可靠性不仅取决与本身的结构完善程度和产品质量的好坏,而且取决于正确的操作使用、维护保养及检修。正确的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可使发电机组在使用过程中降低各零部件的磨损,避免因疏于保养而引发的故障,从而延长机组的使用寿命。机组的维护保养主要是从机组的三大部件进行,即发动机、发电机、控制屏。而发动机的保养是从其五大系统进行,即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电气启动系统、进排风系统。 二、发电机组系统的常规保养 标准配置机组的系统包括的主要器件有:油箱、供油泵、弗列加过滤器、手动油泵、喷油泵、喷油嘴及相关输油管等。 只能使用符合下列标准规定品质的。在加油和对系统作业时必须严格保持清洁。在对系统作业时,必须确认发动机已经冷却下来。溅到炽热表面或电器元件上可能会引起火灾。 1、检查油量是否足够,不足时及时添加。 2、检查日用油缸到机组的油管阀门是否已打开,机组的进回油管有无渗漏现象。 3、 对外置油箱和油水分离器进行放残,打开外置油箱和油水分离器放残阀将中的杂质及水份放掉。 4、检查弗列加过滤器的工作时间是否已超过法定更换时间,如采用的较脏,必须缩短弗列加过滤器的更换时间,为保证机组系统正常的工作和更长的工作寿命。 5、当油路中进入空气将无法启动机组,必须采用手动油泵对机组油路中的空气进行排除。 6、磨合期(50小时)过后必须更换,以后每250小时或半年更换一次。 (1) 关闭油箱开关,取下滤芯,清洗滤油器座; l (2) 检查密封垫正好在新弗列加滤清器封口上,清洁接触面,将指定满新弗列加滤清器,以免因空气产生背压。并在密封垫上边涂抹少许,将新弗列加滤清器装回原位,切勿拧得过紧。 l (3)打开油箱开关,注意排尽路中空气,否则机难起动或起动后又停车。
发电机机油泵装入机体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机油泵的装配与试验 (1)机油泵的装配 ①在泵轴上涂以适量机油,将主动齿轮装在泵轴上,然后再装被动齿轮。主被动齿轮装好后,转动泵轴时,它们应能灵活地啮合旋转。 ②装泵盖时,必须注意调整其间隙,若泵盖已经过研磨,则更要重视垫片厚度的调整,保证其间隙适当。 ③将传动齿轮装在轴上后,一定要确实将横销铆好。 ④装好后,应检查各种螺钉是否上紧,并将限压阀装好。 (2)机油泵的试验 其试验方法是:将进、出油孔都浸入机油盆中,待灌满机油后,用拇指堵住出油孔,另一手转动齿轮,以拇指感到有一定压力为好。否则,应查明原因,重新修配。 (3)装入机体 机油泵装入机体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装机前,将机油泵灌满机油,以防泵内有空气,使机油泵不泵油而烧瓦。 ②油泵与机体间的垫片应垫好,以防漏油。 ③机机油泵与分电器有传动关系时,应正常啮合,以免点火时间错乱。 ④进行压力试验及调整。
加注机油宁多勿少是典型的错误做法 导读:发电机组正常使用的必要条件是需要日常维护与保养的,但是不少用户在使用发电机时“零保养”,以致出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有部分用户则会出现保养过度,或者说是保养不当,如果这样既达不到保护作用,反而会造成危害。比如,加注机油很多人会觉得宁多忽少,而实质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康明斯将会提供这方面的技术支持。 发电机机油有CA、CB、CC、CD、CE、CF一2、CF一4、CG一4、CH一4、CI一4等级别。CA级适用于低负荷无增压发电机,CB级适用于中增压发电机,CC级适用于高负荷低增压发电机。CD级适用于1985年以前的高负荷中增压发电机。CE级适用于1983年以后的高速高负荷涡轮增压发电机。1990年以后生产的高速自吸和涡轮增压四冲程发电机应使用CF一4以上级别的机油。1998年以后出现的高速四冲程发电机,为适应发电机技术改进和排放规定,应使用CH一4级别的机油。2002年以后生产的涡轮增压重负荷发电机因为有废气再循环装置和配方法规的要求即为满足其后处理技术的要求,应使用CI一4级别的机油。在使用中。高级别的机油可替代低级别的机油。目前,我国发电机机油主要以CF一4级别为主,CD级以下级别的机油几乎没有应用。 发电机常用的机油牌号为:20W/40、15W/40、10W/30、5W/20、2W/20等5种。发电机机油中含硫量及酸度比机油高;而且发电机工作过程中易于结炭,容易污染机油。此外,发电机的机械热负荷要比同等排量的发电机大。因此,对机油的油品要求要高一些,要添加有特殊成分的添加剂。如果把发电机用的机油加到发电机上使用,会引起轴承腐蚀和剥落,也容易烧轴承。发电机转速增高时,由于活塞环的泵油作用加强,摩擦热也增大,使机油温度上升,黏度降低,激溅到汽缸壁上的机油也增多,从而使机油消耗增加。这时,若选用黏度过低的机油,不仅润滑可靠性下降,而且机油消耗增加,改用黏度高一些的机油,就可改善这种情况。发电机使用说明书对所选用的机油牌号,按冬、夏季分别作出规定,必须按规定加注机油,不可任意改变。只有按规定的牌号、黏度加机油,才能保证有良好的润滑,又使机油的消耗量不大。 确定机油性能的指标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黏度。机油黏度越大,摩擦零件受力后,机油就越不容易从摩擦面间被挤出来,也就是说,油膜强度也越大。但黏度过大了,机油又不易从润滑系统间隙、孔眼、油路中流过。增加摩擦,引起过热。因此,选用的机油黏度一定要适当。此外,由于机油黏度与温度有关,故在冬天或寒冷地区,尤其是高寒地区,要使用黏度较小的机油。否则将因机油黏度过大,流动性差而不能输送到零件摩擦面的间隙中去;而且黏度大还会影响启动性能,使得冬季启动困难,夏天或热带地区,则要使用黏度大一些的机油,否则将因使用的机油黏度过稀,机油压力下降,而使机油压送不到所有工作部位,发电机得不到可靠的润滑。 发电机机油过少会被吸空,油压将下降,机油到不了各润滑表面,会加快零部件的磨损,甚至发生烧瓦事故。有些用户怕缺油烧瓦,认为多加机油总比少加好,因此常常不按规定加油,使机油超过标准,以便一劳永逸。其实机油过多有许多危害:(1)易在曲轴前后端泄露,增加机油的消耗量,也污染环境,增加了维护的难度。(2)发电机时由于曲轴的搅动,使机油起泡沫变质,增加曲轴转动阻力,另外油面过高也会阻碍连杆的运动,从而降低机械效率。(3)由于机油上窜到燃烧室使燃烧增多,机油消耗量增加。机油燃烧后容易在活塞环、活塞顶部气门座、喷油嘴处形成积碳,导致活塞环的咬死、喷油嘴堵塞等故障。(4)过高的油面在连杆大头搅动下容易产生油气,遇高温会着火燃烧,引起曲轴箱的爆炸。因此,发电机机油宁多勿少使错误的,一般机油油面线应略低于油尺上刻度为宜,油面过高会适得其反。 发电机机油加注的量以符合规定油面高度为 ,过多的油往往有害无益。例如,发电机的机油加过了上限,曲轴或连杆大头有时会拍击油面,造成功率损失。机油被击散呈雾状,变质很快,油雾经活塞环漏入曲轴箱通风管带进进气管, 在燃烧室里燃烧成很硬的燃烧积炭,粘附在活塞顶和燃烧窒壁上,既使机油消耗量增大,又容易形成室内的“炽热点”,危害发电机。 正确更换发电机组机油的方法:1、将发电机组放置在一个平面内,并启动发电机数分钟,用以高其机油温度然后停止发电机。2、降注油螺栓(即机油标尺)取下。3、在发电机的下面放置一个油盆,取下放油螺丝,机油即可由曲轴油箱中排出。4、检查放油螺丝,密封及皮,如有损坏,请立即更换。5、重新装回放油螺丝并紧固。6、降机油加至机油标尺网状格的偏上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