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通常掺量:0.9Kg/m3;桥梁防水保护层——建议掺量:1.50 Kg/m3。
定西纤维使用方法
直接加入,不改变混凝土配合比,可在与其它混合料填装前、后或同时加入搅拌机。强制搅拌时间比常规搅拌时间稍为延长2~3分钟,以确保纤维分布均匀。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 砂浆腻子等抗裂、抗渗场合宜选用当量直径较细的单丝纤维,按照骨料颗粒度确定合理的纤维长度,较大的长径比有利于纤维的增强增韧作用,较小的长径比有利于 纤维的分散。腻子用纤维长度一般为3 mm,砂浆用纤维为5-10 mm,当砂浆砂子粒径为5 mm时可选用纤维12-25 mm,当混凝土石子粒径达20 mm时可选用19-55 mm网状纤维。
2.使用时纤维随骨料同时加入搅拌机,但要防止纤维聚集在搅拌叶片与挡板之间发生堵塞。通常情况搅拌时间略有延长,粗骨料加入有利于纤维的分散,集料撞击使有一定弹性的网状纤维撕裂张开成为乱向分布的单根纤维,但过长的搅拌时间会影响纤维强度。
3.由于纤维的加入会使混凝土塌落度和扩展度降低。如果塌落度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 应适当采用塑化剂或减水剂来提高塌落度 以满足施工要求。
4.施工和养护如同普通混凝土,无特殊要求。
5.不可作为结构性加强材料使用 不能取代结构性的加强材料单独用于解决沉降和受强大外力冲击抗裂的场合。
聚丙烯网状纤维介绍:
聚丙烯网状纤维是由聚丙烯材料加入母料、共混、纺丝、定西纤维拉伸,经防静电和抗紫外线等特殊工艺制成的短切纤维,是一种混凝土和砂浆专用纤维,能有效控制混凝土、砂浆因收缩、干缩和温度变化而发生的裂纹,大大改善防裂抗渗性能、抗冲磨性能,增加混凝土韧性,从而提高使用寿命。
聚丙烯网状纤维它主要适用于:
1、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抗裂,防渗砂浆;
2、 抗裂防渗要求较高的地下室和地下工程,海堤水坝等盐水工程;
3、 各种预制混凝土产品;
4、 高速公路、桥梁、隧道、机场跑道等混凝土;
5、 对耐碱和化学腐蚀要求较高等化工厂等。
聚丙烯网状纤维原理:
该产品经特殊的防静电和抗紫外线处理能在混凝土中均匀分布,其纤维三叶型截面增加了纤维的比表面积,该纤维经化学接枝和物理改性处理表面粗糙多孔,所以大大提高了与水泥的结合力。由于纤维很细,每立方厘米中就有20 ~ 45根纤维,能形成一个乱向支撑体系,有效地控制混凝土和砂浆早期的塑性收缩和干缩形成的裂缝的产生,阻碍沉降裂缝的形成,抗渗、抗冲、韧性和耐磨性大大提高从而达到延长建筑物寿命的目的。
聚丙烯网状纤维产品的物理性质和重要参数:
◆ 材料:100%改性聚丙烯
◆ 熔点:165°C~ 175°C
◆ 断裂强度≥300Mpa
◆ 燃点:590°C
◆ 断裂伸长度:15% ~ 20%
◆ 耐酸碱性:强
◆ 弹性模量>3500mpa
◆ 纤维长度:3mm、4mm … 25mm(可根据客户要求)
◆ 截面形状: Y型
◆ 密度:0.91g/cm3
◆ 建议用量:0.6 ~ 1.0 千克/米3 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可达1.8kg/m3
聚丙烯腈纤维应用于沥青混凝土
1 、新建沥青路面面层
2 、定西纤维旧沥青路面罩面
3 、定西纤维路面修补
4 、路面冷补、灌缝
5 、钢结构桥面铺装
聚丙烯腈纤维主要功能:
聚丙烯腈纤维用于水泥混凝土时:
1 、有效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 1 )与水泥粘结性好,对骨料起到承托作用,减少泌水并阻止沉降裂缝产生。
( 2 )调节含水量,避免水份蒸发过快而引起的干缩裂缝。
( 3 )调节混凝土内部因水化放热及外部温度变化的温度应力,降低裂缝水平。
2 、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增加耐久性纤维,大大减少了混凝土中毛细孔的尺度和连通毛细孔的数量,有效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渗性。
3 、降低混凝土的脆性,使已开裂的混凝土强度得到保障。
4 、提高混凝土的耐磨能力,抗拉强度和韧性。
5 、提高混凝土的抗冲击性、抗震、抗龟裂能力。
6 、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能力,有效提高耐久性。
聚丙烯腈纤维用于沥青混凝土时:
1 、提高沥青混凝土合料的分散作用
2 、在沥青混合物中起到加强筋作用
3 、增加沥青混合物的含油率,搞度粘接强度和稳定性
4 、提高沥青混合物的韧性和抗低温能力
5 、减少 变形,提高防滑耐磨能力
6 、减少温度对沥青路面的影响,提高沥青路面的水稳定性
聚丙烯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增强纤维,被称为混凝土的次要加强筋。定西纤维聚丙烯纤维的阻燃改性主要是通过添加改性和阻燃后整理的方法制备。聚丙烯纤维是一种高强聚丙烯束状单丝纤维,经特殊的表面处理技术,确保了纤维在混凝土中具有 的分散性及与水泥机体的握裹力。聚丙烯主要通过利用卤素阻燃剂和三氧化二锑等协效剂共同作用来获得阻燃效果,通常首先在聚丙烯切片中添加高浓度的阻燃剂及其它助剂,经过共混制造阻燃母粒,然后与常规聚丙烯切片纤维熔融纺丝成形,制备具有阻燃性的聚丙烯纤维。磷—溴协效阻燃体系用于聚丙烯纤维的阻燃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环境污染小,而磷—氮协效阻燃体系用于聚丙烯纤维具有更好的阻燃效果,但是在聚丙烯纤维中的应用条件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