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椰壳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孔结构、较大的比外观积和吸附能力。
椰壳活性炭按用途可分为气相吸附炭、液相吸附炭、蔗糖椰壳活性炭、工业活性炭、催化剂椰壳活性炭和催化剂载体等等。椰壳活性炭有两个性能:吸附和催化。它不溶于水和其他溶剂,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相对稳定。除了在高温下与氧接触、臭氧、氯和重铬酸盐等强氧化剂反应外,在实际使用条件下非常稳定椰壳活性炭用于气相吸附,通常是让气流通过活性炭层来进行吸附的。
海南活性炭发展历史1927年美国芝加哥自来水厂发生了恶臭事故,此后活性炭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除臭。 [4]
1930 年 个使用粒状活性炭吸附池除臭的水厂建于美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于煤质粒状炭的大量生产和再生设备的问世,发达 开展了利用活性炭吸附去除水中微量有机物的研究工作,对饮用水进行深度处理。粒状活性炭净化的装置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国陆续建成投产。美国以地面水为水源的水厂已有90%以上采用了活性炭吸附工艺。 [7]
海南活性炭 然后活化气体与基本微晶表面上的碳原子继续发生氧化反应,使孔隙不断扩大。一些不稳定的炭因气化生成CO、CO2、H2和其他碳化合物气体,从而产生新的孔隙,同时焦油和未炭化物等也被除去,终得到活性炭产品。活性炭发达的比表面积则源自中孔、大孔孔容的增加,形成的大孔、中孔和微孔的相互连接贯通。由于物理法工艺流程相对简单,产生的废气以CO2和水蒸气为主,对环境污染较小,而且终得到的活性炭产品比表面积高、孔隙结构发达、应用范围广,因此世界范围内的活性炭生产中70%以上都采用物理法生产活性炭。炭活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余热,可满足原料烘干、余热锅炉制高温蒸汽、产品的洗涤烘干等所需热能。
海南活性炭按材料和形状命名。命名的方法则依据命名原则规定的内容进行,有三层内容: 层表示活性炭制造主要原材料,用主要原材料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大写表示;第二层表示活性炭的形状,用形状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大写表示;第三层为活性碳的名称,由汉字组成。 [1]
原材料分类符号
活性炭制造原材料命名的分类符号以材料名称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大写表示,若名称首字母重复,则在英文单词首字母后缀一个小写英文字母,该字母来源于材料名称的英文单词(辅音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