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智绘未来,钢铁工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迅速。巴中无缝钢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作出的系列重大部署,钢铁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已经从产品创新、生产技术创新、产业模式创新和制造系统集成创新4个层面深度开展。中国宝武启动钢铁工业大脑战略计划,实现核心技术能力累积沉淀,打造了一批大数据、人工智能与钢铁深度融合的典型示范项目。宝钢股份智慧碳数据平台上线,平台覆盖全流程、全工序、全品种,为双碳工作提供了重要的量化工具和数智化支撑手段。鞍钢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全流程数字孪生综合应用,巴中无缝钢管打造以数字孪生和信息物理系统为核心的钢铁数字化制造新模式。南钢建设云边融合与数字孪生的智慧运营中心,贯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万家,由经营公司向经营生态快速转变。首钢基于专网5G技术在“灯塔”工厂建设中达到全覆盖,实现工序间互联互通、天车智能操控,助力工业互联网建设提升效能。华菱与华为合作建设5G智慧工厂,开发了一系列基于5G、巴中无缝钢管机器视觉、AI的创新应用,引入华为合营云的智能平台,打造了5G智慧钢铁行业标杆。柳钢自主创新研发了“转炉看火”工业机器视觉决策模型,完成第5000万次运算,引领柳钢进入人工智能新时代。宝钢股份、南钢、石钢入选全国首批“数字领航”企业,鄂钢、首钢京唐、唐钢、湛江钢铁、晋钢、中天、新余、山钢永锋、石横特钢等入选工信部2022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巴中无缝钢管行业智能制造成果显著增多。目前,大中型企业完成“管控衔接、产销一体、三流同步”,大型钢铁集团企业基本上完成了5层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巴中无缝钢管近90%的企业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已建立,500万吨规模以上企业基本实现了管控衔接;90%以上的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和环保监测系统。“总体看,中国钢铁行业正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赋能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开展钢铁工业多维数据治理,研发具有更强通用性的数据驱动模型,通过标准化降低数字技术应用门槛,努力解决钢铁行业制造过程中的‘黑箱’和‘不确定性’难题,提升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和生产线运行水平,巴中无缝钢管提高数字化服务的能力,形成数字化技术研发与创新生态。”何文波表示。

一是两级推进机制的建立对促进“基石计划”国内铁矿开发作用显著。巴中无缝钢管发展改革委先后组织召开了8次会议,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林草局、矿山安监局等单位及相关地方政府定期会商和专题会商,协调解决加快国内重点铁矿项目建设的重大问题,对推动国内铁矿开发起到极大作用。省级铁矿专项工作组落实加快铁矿项目建设工作,巴中无缝钢管采取有力措施落实相关工作要求,制定完善实施方案,提出了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明确了责任部门;切实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审批,积极促进本地区铁矿项目建设。二是钢铁协会组织行业力量积极配合调研梳理国内重点铁矿项目。钢铁协会积极配合铁矿专项工作组,组织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钢铁企业等单位调研补充国内重点铁矿项目信息,巴中无缝钢管汇总国内重大铁矿项目并实行“台账式”管理,梳理出55个项目存在的114项需协调解决的问题,形成了项目分类推进表。三是广大钢铁企巴中无缝钢管业真抓实干促进铁矿项目开工建设。作为实施主体,各有关钢铁企业积极响应,快速行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衔接,巴中无缝钢管项目审批建设遇到的一些急难事项和困难问题得以有效解决,获得感明显增强。第三,资源整合,兼并重组,钢铁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22年,我国钢产量排名前10位的企业(CR10)合计产量为4.34亿吨,占全国钢产量的42.8%,比2021年提升1.36个百分点;排名前20位的企业(CR20)合计产量为5.72亿吨,占全国钢产量的56.5%,比2021年提升1.59个百分点。

中国钢铁行业EPD平台去年正式上线运行,巴中无缝钢管正式发布EPD报告电子标签,截至2022年底,完成宝武、首钢、沙钢、包钢、酒钢等近10家企业35份EPD报告发布,并发布了6份铁矿石EPD报告。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在中国钢铁业已经从理念到行动,将会迅速与上下游产业对接,在相互对接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标准和认证体系,也将会积极推动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的国际互认。在超低排放进展方面,2019年,生态环境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巴中无缝钢管《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环大气[2019]35号),意见中对钢铁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清洁运输、监测监控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造要求。随着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持续推进,钢铁企业焦炉、烧结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成为标配;料厂、巴中无缝钢管料堆、料仓及物料转运等颗粒物逸散点普遍得到密闭密封;清洁运输改造和铁路专用线建设加速,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轧钢用的煤气发生炉普遍被天然气替代,焦炉和高炉煤气精脱硫等新技术研发持续加速,钢铁企业环保意识和环境管理水平大幅提升,面貌大为改观。截至目前(2023年2月10日),协会共接受133份企业的超低排放公示申请,已有46家企业完成全巴中无缝钢管过程超低排放改造公示,涉及钢产能约2.41亿吨,吨钢超低排放改造投资约在381元;25家企业完成部分超低排放改造公示,涉及钢产能约1.56亿吨;目前还有45家企业正在进行公示前专家审核和企业进一步完善与整改,涉及钢产能约1.10亿吨。在能效进展方面,去年年末,协会在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筹划并启动了钢铁行业能效工程,形成《钢铁行业能效标杆三年行动方案》,巴中无缝钢管遴选了50项成熟可行的节能技术,形成并颁布了“能效技术清单”及“节能低碳政策清单”,开展“双碳实践能效标杆厂”培育活动,宝钢股份、湛江钢铁、首钢京唐、鞍钢鲅鱼圈等21家先进企业申报为批标杆培育企业。何文波提到,首次编制并发布的《钢铁行业社会责任蓝皮书》,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日巴中无缝钢管前召开工业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聚焦一季度工业经济形势及面临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政策措施等议题开展交流研讨,并提出进一步加强监测调度、分巴中无缝钢管析研判,及时发现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包括湖北、山东、重庆、广西在内的多地也早谋划早部署,及时推出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政策举措,深入企业走访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用巴中无缝钢管工、用能、用地、融资、产销对接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2023年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工业领域发展面临的三重压力还比较大。总的来看,增长态势和格局没有变,长期向好巴中无缝钢管的基本面是稳定的,也是稳固的。”工信部总工程师田玉龙说,随着市场主体活力、居民消费潜力和产业升级动力的有效释放,工业经济稳步回升态势保持不变,为宏观经济大盘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点击查看福日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