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总承包单位应当具备什么资质?是否可以分包?
什么项目适宜采用工程承包方式?
工程总承包方式是一种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承包单位按照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对工程设计、采购、施工等阶段实行总承包,并对工程质量、安全、工期和造价等全面负责。
建设单位是决定是否采用工程总承包的主体,但对具体什么建设项目适宜采用工程总承包方式。管理办法只给出一个建设内容明确,技术方案成熟的原则,并未给出明确的要求。
目的是给予建设单位较大的自由度,释放更大的政策红利,令工程总承包活动市场化良性健康发展。
除依法必须招标项目外,建设方也可以直接发包,确定总承包单位。
工程总承包单位应当具备什么资质?
《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第十条明确了工程总承包单位应当具备什么资质?
应当同时具有与工程规模相适应的工程设计资质和施工资质,或者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组成联合体。
但同时第十二条也给出了设计企业获取施工资质和施工企业获取设计资质提供了便利途径,反映出管理部门既明确联合体投标的法律地位 ,又严控项目质量和强化责任归一性的意图。回归工程总承包明确责任制的初衷,也便于建设单位统一管理。
工程总承包项目可否分包?如何分包?
《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明确总承包单位可以直接发包,无需招标。但针对以暂估价形式确定在总包合同里的工程、货物、服务进行分包时,如果分包内容达到了发改委16号令的依法必须招标标准时,分包也应当依法进行招标。
不过小编认为以招标来的总承包也不能违反《招标投标法》对分包只能将中标项目的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分包出去,即不得把工程主体部分的设计和主体结构的施工分包给其他单位。
至于如何判断何为设计、施工的主体部分,还有待相关部门甚至司法机关予以明确。
工程总承包单位需要承担多大的责任?
如果中标称为工程总承包单位,根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意味着将承担大量的责任。
首先,总承包单位要为全部建设工程质量负责,包括分包部分,总包单位及其项目经理依法要承担质量终身责任。
其次,总包单位要对所承包工程的安全生产负总责,即便是分包单位不服从管理导致的安全事故,总包单位也不能免责。总包单位要依据总包合同对工期控制管理全面负责,确保工程按期竣工。
,总包单位还要签署工程保修书,在保修期内承担保修责任,并且不能以与分包单位之间的责任划分而拒绝履行保修责任。
在建筑资质时,人员方面是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资质的人员分好多种,企业技术工人是其中的一个,接下来小编来讲一下建筑资质对企业技术工人的要求。
什么是技术工人
建筑企业的技术工人都掌握一定的技术能力,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技术操作很熟练。建筑企业施工技术工人不仅理论基础需要到位,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技术工人也有等级之分,包括初级技工、中级技工、高级技工以及技师等,建筑企业在资质时需要的技术工人一般要求是中级以上。
技术工人专业
建筑施工技术工人也是由专业之分的,不同的资质所需要技术工人的专业也是不同的,例如古建筑资质所需要的技术工人有石雕工、彩绘工、泥塑工、木雕工、砧板工等。装修施工资质所需要的技术工人有油漆工、水电工、石作业工、木工、镶贴工等。
技术工人
企业在资质时,还需要技术工人提供相应的资格,包括个人的身份证明,职业培训合格或者是职业技能复印件,技术工人的一般要通过考试或者相关的培训来获取资格。
建筑企业在资质时对人员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不同的资质需要不同的人员,企业在资质时,要了解资质的相关人员,如果企业资质没有人员的话,可以通过招聘或者是找资质公司来匹配人员。
建筑是建筑企业承接项目工程的前提,而资质是有有效期的,过了有效期就意味着资质失效,需要在失效前相应的延期手续。那么企业应该在有效期到期之前提前多久进行资质延期呢?
一般来说,施工企业应在资质有效期之前进行资质延期,要提前60天资质延期手续,如果过了资质的有效期就不能延期手续,只能重新申请资质。因此,施工企业应注意的有效期,并在有效期内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必须符合资质标准,否则将影响资质延期的,建筑企业一定要重视资质延期的,企业想参与招投标没有资质是不行的,因此没有资质的企业是很难获得认可的。企业应在资质到期前半年内准备延期资料,然后在资质到期前3个月内提交。由于资质审批还需要一段时间,因此非常有必要提前准备延期申请以防止资质失效影响企业的发展。
筑建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优异的 辽宁本溪技工技能产品和卓越服务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与国内外广泛赞誉,成为值得尊敬和信赖的合作伙伴。始终坚持“诚信立业,追求卓越,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竭诚欢迎各界朋友来厂参观指导,洽谈业务。我们愿与您携手共进,互惠双赢,共创未来!
建筑资质
为什么要取消部分建筑资质?
取消部分建筑资质是从整体做出的抉择。从近几年来,弱化企业资质,强化个人执业资格,逐步构建资质许可、用约束和经济制衡相结合的建筑市场准入制度一直是 出台各项政策的出发点。
建筑资质为什么会取消合并?
深化改革需要:在简政放权和放管结合大背景下, 更加注重创新发展,建立更为健全管理制度,以达到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市场竞争更激烈:从实际效果来看,资质的取消或合并,充分激发了市场活力,取消资质后,承揽项目将不再受资质限制,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是市场化方向:取消资质切实为企业减轻负担,减少建筑资质维护的成本,从这个层面上看,是顺应了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是改革的一大进步。
资质管理错乱:市场经济与实际发展不相适应,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资质管理滋生大量乱象,如资质出借,资质“挂靠”等。
资质被取消,建筑企业愿意吗?
对于已经有了资质的建筑企业,他们每年光是靠资质就能收入好几百万,甚至是上千万,如果取消了资质,那么他们的收入就会大大减少,也无法与其他综合实力强的企业竞争了。可以说,资质管理制度就是对建筑资质企业 的保护。当然,也有一些企业是愿意取消资质的,这些企业自身没有资质,他们大多数需要依靠大企业的资质去接建筑工程项目,并且每年都要出很多管理费。如果资质被取消了,这类型的企业就会省下很大一笔钱,何乐而不为呢?
建筑资质取消,对企业有什么影响?
一是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开放市场,减少了每年企业资质维护的成本。在招投标活动中需要的资质都不一样,准入门槛降低,企业不用重复繁杂的资质,另外,“无纸化”,取消“八大员”等举措都使得资质进一步简化,节省其流程。二是资质越来越难。有很多人发出疑问:资质简化了,为什么的门槛却抬高了?建筑业企业“挂靠”和分包一直以来是业内众所周知的事情,资质取消之后,那些建筑师人员要求的,不再需要一级建造师,于是靠着那些存活企业的“饭碗”将会丢失。资质取消之后,将着重强化对人员要求、经营范围、业绩等等。流程层层把控,不再拘于形式,突破以往“小打小闹”,动用真刀实枪。
大批建筑资质被取消,企业不必觉得“头疼”。我们也相建筑行业在得到 “减负”之后,路一定会越走越轻松!
资质取消?建筑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住建部出台的一系列资质政策,最终目的是为了建筑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适应建筑市场变化以及社会需求,整改建筑行业,更好地实现建筑行业良性发展。在这种情形下,不论是哪一种,建筑企业也应尽快适应合并和取消后的资质变化,不断调整自身,适应资质改革的大环境,适应市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