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观点:十月份国内钢材走势跌宕起伏,国庆长假之后,市场迎来圆钢也在其中。钢材全面攀高。随着“一刀切”限电、限产政策被纠偏,钢材供应紧缺现象得到缓解,叠加成交不及预期影响,钢材高位回落。进入10月下旬后,在宏观政策引导下,大宗商品炒作降温,煤炭等原料大幅下跌,黑色系大宗商品期货整体走低,带动钢材现货加速下行。因此,10月份国内钢材呈冲高回调走势,与我们上月预警“政策扰动,震荡加剧”的判断完全相符,但是下跌的幅度超出了我们的预计。进入11月后,钢铁行业基本面或有进一步修整趋势,首先随着气温下滑,部分地区施工将受到影响,区域销量将有分化,需求强度整体或有下降。其次北方进入秋冬季限产期,局部供给还会减弱,南方限电政策放松,区域供应会有增量。整体而言,全国钢材市场供应量大概率平稳运行;再次随着铁矿石、废钢等原料相继下跌,钢铁行业生产成本正在降低,一旦焦炭出现回落,成本支撑作用就会更加减弱。因此,在多重因素影响下,11月份国内钢材市场很难呈现反转行情。另外,在年尾冲刺效应下,部分地区基建和房地产需求具有一定的韧性,一旦区域钢材拉大,资源跨区域流动会加速,南北市场高低均衡现象会显现。综合来看,在没有突发因素干扰下,我们对11月份钢材市场行情持以下判断:震荡调整,重心下移。
合金圆钢
1、按合金元素的含量分
1)低合金钢 合金元素总含量小于等于5%;
2)中合金钢 合金元素总含量在5%~10%之间;
3)高合金钢 合金元素总含量大于等于10%;
2、按合金元素的种类分
有铬钢、锰钢、铬锰钢、铬镍钢、铬镍钼钢、硅锰钼钒钢等。
3、按主要用途分
(1)结构钢
1)建筑及工程用结构钢
2)机械制造用结构钢
(2)工具钢
(3)特殊性能钢
合金钢
合金钢
合金钢种类很多,通常按合金元素含量多少分为低合金钢(含量<5%),中合金钢(含量5%~10%),高合金钢(含量>10%);按质量分为优质合金钢、特质合金钢;按特性和用途又分为合金结构钢、不锈钢、耐酸钢、耐磨钢、耐热钢、合金工具钢、滚动轴承钢、合金弹簧钢和特殊性能钢(如软磁钢、永磁钢、无磁钢)等。
国内钢材市场大幅下跌,跌幅10-480元/吨。圆钢市场方面,周一期钢下跌 钢价全面下跌;周二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各项经济数据,整体表现高于市场预期,焦煤焦炭持续走强,成本端压力仍在,期钢上涨,现货跟涨;周三发改委重磅出手,严查资本恶炒动力煤,加强期现联动监管!加之70大中城市房价出炉,下降,市场需求继续走弱。双焦跌停,期钢下跌,钢价跟跌为主;周四多部门重拳出击,螺纹跌停!商家恐慌杀跌;周五中期协与发改委召开会议,针对大宗商品过高问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讨论,也明确了多种抑制上涨具体措施,短期之内降低期货流动性,抑制目前火爆的交易市场,期钢双焦当日继续暴跌,现货杀跌。整体来看,本周政策调控重拳出击,国内钢材大幅下挫。原料市场多数下跌,进口矿震荡见跌,钢坯大幅下跌,国产矿弱势补跌,焦炭延续平稳,废钢市场全面回调,成本重心下移,大跌,钢厂利润下滑。综合来看,本周发改委研究制止煤炭暴利,中期协严控期货市场恶意操控,多部委重拳出击。加之9月经济数据不及预期,GDP增速季环比下降,房地产行业受到压制。黑色系期货大幅走低,现货市场操作情绪受到影响,整体市场交投氛围低迷,政策风险不断积累,且进入十月下旬,需求强度不及预期。对于下周钢材走势,市场预期偏向悲观。需求端,进入十月下旬,终端成交依然没有放量,“银十”需求逐渐被证伪。而供应端,限电、限产已经常态化,局部供给很难呈现九月下旬那样“崩塌式”的下滑。在供需双弱格局下,预计下周钢材震荡走低。
、发展改革委研究建立规范的煤炭市场形成机制前段时间,煤炭出现大幅上涨,社会各方面反映强烈。按照《法》及制止牟取暴利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发展改革委正在研究建立规范的煤炭市场形成机制,引导煤炭长期稳定在合理区间。发展改革委正研究将煤炭纳入制止牟取暴利的商品范围,已组织开展煤炭行业成本效益调查。将统筹考虑煤炭行业合理成本、正常利润和市场变化,研究建立“基准价+上下浮动”的煤炭市场长效机制,并加强与燃煤发电市场化电价机制的衔接,同时完善配套措施、着力强化监管,对不严格执行市场机制的行为,将依法依规严厉查处。据世界钢铁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9月,全球64个纳入世界钢铁协会统计和地区的粗钢产量为1.444亿吨,同比下降8.9%。圆钢产量大、。具体来看,9月份,中国粗钢产量为7380万吨,同比下降21.2%;印度粗钢产量为950万吨,同比提高7.2%;日本粗钢产量为810万吨,同比提高25.6%;美国粗钢产量为730万吨,同比提高22.0%;俄罗斯粗钢预估产量为590万吨,同比下降2.2%;韩国粗钢产量为550万吨,同比下降5.0%;德国粗钢产量为330万吨,同比提高10.7%;土耳其粗钢产量为330万吨,同比提高2.4%;巴西粗钢产量为310万吨,同比提高15.3%;伊朗粗钢预估产量为130万吨,同比下降51.4%。从数据看,9月份,中国、伊朗粗钢产量明显下降,俄罗斯、韩国小幅下降,其他主要产钢国粗钢产量则有不同比例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