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三相电感电容测试仪
<桂林>天正华意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桂林三相电感电容测试仪
桂林电容电流测试仪使用条件环境温度 -10℃~50℃环境湿度 ≤85%RH工作电源 AC220V±10%电源频率 50±1Hz仪器功率 200W五、面板介绍图1Ua、Uo:测试线电源电压输出端;ua、 uo :测试线采样电压引入端;电流输入:电流钳接线引入端;电源开关:接通和断开交流电源;:仪器接地端子液 晶 屏:显示操作提示及测量数据键 盘:仪器各种功能的操作打 印 机:打印各种测量数据六、操作说明当仪器按要求接好测试线及电源线后,打开电源开关,液晶显示开机界面,如下图所示:图2延时两三秒钟后液晶显示主菜单,如下图所示:图3如果需要电容测试,在主菜单画面下,按↑ ↓键,选择 电容测试 后,按 确认 键,进入电容测量设定画面,如下图所示:图4在电容测量界面,按↑ ↓键选择被测电容类型,按 确认 键进入如下显示界面(选择单相电容):图5经过几秒钟时间,显示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图6如果要打印数据,请按打印键,存储数据请按F1键,如果还需测量同相电压下的其他单相电容,可按返回键返回电容测试界面,将电流钳夹到被测电容上,按确认键重新测量。在电容测量界面,如果要测试三相电容,请按↑ ↓键选择被测三相电容类型,此时屏幕会根据三相类型显示当前需要测试哪一相,请根据所选择的相接线,比如如果选择三相△型电容测试,屏幕首先显示的界面

桂林三相电感电容测试仪
桂林电容电流测试仪测试接线(1)单相电容的测量:单相电容测试时,将红测试线一端接在Ua上,另一端测试钳接在一条母线上,黑测试线一端接在UN上,另一端接在另一条母线上,钳形CT输出线接到仪器Ia端,钳形CT夹在与红测试钳相连母线的电容引入端,连线时要注意电流钳上标有“A”的一端朝向电容方向夹在电容器上,否则测试的相位角不正确。如果电容器组有多个单相电容需要测试,可以在测试完 个电容值后按返回键,电压测试线不用动,直接将测试电流的电流钳打开然后夹到下一个电容上按确认键进行测试,这样可大大的提高测试速度,这才是本仪器的 特色。图4(2)三相△型电容的测量:图5是三相△形电容测量接线方法,测量线由仪器测量输出端按颜色对应接好,将黄色夹子夹在母线排A相上、绿色夹子夹在母线B相上,红色夹子夹在母线C上,然后将三个电流测量线分别对应插在仪器Ia、Ib、Ic上拧紧、钳形传感器对应套在高压电容器组A相、B相、C相引入线上,要注意各钳型电流互感器的方向是否正确,否则会造成所测电容的相位角错误。图5 △形联接被试电容接线图(3)三相Y型电容的测量:三相Y型电容与△形联接电容器的接线方法一样,只是测量时选择三相Y型电容测量。这里不再做具体介绍。(4)三相Yn型电容的测量:图6是三相Yn型电容测量接线方法,测量线由仪器测量输出端按颜色对应接好,将黄色夹子夹在母线排A相上、绿色夹子夹在母线B相上,红色夹子夹在母线C上,黑色夹子夹在母线N上,然后将三个电流测量线分别对应插在仪器Ia、Ib、Ic上拧紧、钳形传感器对应套在高压电容器组A相、B相、C相引入线上,要注意各钳型电流互感器的方向是否正确,否则会造成所测电容的相位角错误。图6 Yn形联接被试电容接线图(5)三相III型电容的测量:图7为三相Ⅲ型电容器测量接线方法,测量线由仪器测量输出端按颜色对应插好,将黄色夹子夹在母线排A相上,将绿色夹子夹在母线排B相上,将红色夹子夹在母线排C相上,黑色夹子夹在A’线上,将A‘B’C‘短接,然后将三个电流测量线分别对应插在仪器Ia、Ib、Ic上拧紧、钳形传感器对应套在高压电容器组A相、B相、C相引入线上,要注意各钳型电流互感器的方向是否正确,否则会造成所测电容的相位角错误。
桂林三相电感电容测试仪
桂林电容电流测试仪参数设置为出厂校准时设置,建议客户不得改变其设置数据,否则会造成测试数据的不准。如果需要重新更改,必须在本公司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并且先要记录下更改前的设定值,以便设置失败时能够恢复初始值。如果想查询已存储的记录,可在主菜单下选择查询记录,按确认键进入显示如下:图16按↑ ↓键查询所需记录,按打印键可打印当前记录,如果要删除记录,可按F2键进行删除,删除完成后所有记录均清零。按返回键或复位键可返回主菜单。测试数据中各符号的含义:⑴、I:被测电容(抗)器的电流有效值,单位为A(安培);⑵、U:被测电容(抗)器的电压有效值,单位为V(伏特);⑶、P:被测电容(抗)器的有功功率有效值,单位为W(瓦);⑷、F:输出电源的当前频率,单位为Hz(赫兹);⑸、Rc:被测电容器的容抗,单位为Ω(欧姆);⑹、Rl:被测电抗器的感抗,单位为Ω(欧姆);⑺、Rz:被测试品的阻抗,单位为Ω(欧姆);⑻、C:被测试电容器的电容值,单位为uF(微法);⑼、Cab:被测三相电容器的AB相电容值,单位为uF(微法);⑽、Cbc:被测三相电容器的BC相电容值,单位为uF(微法);⑾、Cca:被测三相电容器的CA相电容值,单位为uF(微法);⑿、Ca:被测三相电容器的A相电容值,单位为uF(微法);⒀、Cb:被测三相电容器的B相电容值,单位为uF(微法);⒁、Cc:被测三相电容器的C相电容值,单位为uF(微法);⒂、Cz:被测三相电容器总的电容值,单位为uF(微法);⒃、L:被测电抗器的当前测量电感值,单位为H(亨);⒄、Ф:被测试品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角,单位为 o(度)

桂林三相电感电容测试仪
桂林电容电流测试仪电容的测量:图21为三相Y形AB相测量接线方法,测量线由仪器测量输出端按颜色对应插好,将红色夹子夹在母线排A相上、黑色夹子夹在母线B相上,然后将电流测量线插在仪器接口上拧紧、钳形传感器应套在高压电容器组A相引线上方可测量,完成后转下一相接线。图21Y形联接被试电容AB相接线图图22为三相Y形BC相测量接线方法,测量线由仪器测量输出端按颜色对应插好,将红色夹子夹在母线排B相上、黑色夹子夹在母线C相上,然后将电流测量线插在仪器接口上拧紧、钳形传感器应套在高压电容器组B相引线上方可测量,完成后转下一相接线。图22Y形联接被试电容BC相接线图图23为三相Y形CA相测量接线方法,测量线由仪器测量输出端按颜色对应插好,将红色夹子夹在母线排C相上、黑色夹子夹在母线A相上,然后将电流测量线插在仪器接口上拧紧、钳形传感器应套在高压电容器组C相引线上方可测量,完成后转下一相接线。图23Y形联接被试电容CA相接线图(4)三相Yn型电容的测量:图24为三相四线Yn形An相测量接线方法,测量线由仪器测量输出端按颜色对应插好,将红色夹子夹在母线排A相上、黑色夹子夹在N线上,然后将电流测量线插在仪器接口上拧紧、钳形传感器应套在高压电容器组A相引线上方可测量,完成后转下一相接线。图24Yn形联接被试电容An相接线图图25为三相四线Yn形Bn相测量接线方法,测量线由仪器测量输出端按颜色对应插好,将红色夹子夹在母线排B相上、黑色夹子夹在N线上,然后将电流测量线插在仪器接口上拧紧、钳形传感器应套在高压电容器组B相引线上方可测量,完成后转下一相接线。图25Yn形联接被试电容Bn相接线图 图26为三相四线Yn形Cn相测量接线方法,测量线由仪器测量输出端按颜色对应插好,将红色夹子夹在母线排C相上、黑色夹子夹在N线上,然后将电流测量线插在仪器接口上拧紧、钳形传感器应套在高压电容器组C相引线上方可测量,完成后可计算三相电容器总电容量。

桂林三相电感电容测试仪
桂林电容电流测试仪电容测量接线图在Y型电容测量的基础上,将黑色测试线(N线)卡在电容器中性点处。5.5 电感测量图6-1 电感全自动测量接线图 图6-2 电感手动测量接线图当电感N相连接在一起时,按照图6-1接线,采用自动测量;当电感N相独立时,按照图6-2接线,采用手动测量,并依次切换至NB、NC处。5.6 参数测量图7 参数测量接线示意图电源采用A、N相输出,电流卡钳根据需要选择性接入。6.操作说明按开关键开机,进入测试主界面,根据需要选择对应的测量模式,测量模式包括:并联电容测量、△型电容测量、Y型电容测量、YN型电容测量、电感测量及参数测量。图8 操作模式选择界面操作主界面下点击时间可修改系统时钟信息6.1 并联电容测量操作说明图9 并联电容启动总电流、总相位、总阻抗、总电容为内部CT与采样电压的测量值及计算值;支电流、支相位、支电容为外部电流钳与采样电压的测量值及计算值;并联电容测量时电流钳方向自动校正,正向、反向对测量结果无影响;按照帮助—接线示意要求,连接好测试线,系统自动测试,测试过程为:1 设置组别及相别;2 系统以A、N相输出,预检电容器组的并联电容值;2 根据预检值,实际加压,内部电流互感器测量流过整个并联电容器的电流,外部互感器测量流过单只电容器的电流;3 待支电容(红色字体部分)数值稳定后按对应编号键暂存电容测试结果;4 如果需要停电更换外部电流钳位置,请按暂停键,待更换完成后按继续键,否则直接更换,重复3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