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304 316L 310S不锈钢复合板需求方面,宏观层面稳增长政策持续刺激,房地产政策持续宽松。虽然短期终端需求有所复苏,但并未有超预期表现。中期来看,房地产数据偏弱,房地产需求仍停留在预期层面,销售端回暖向房地产开工端传导的周期较长,终端现实需求偏弱格局难改,铁矿石中期需求难言乐观。短期来看,钢厂盈利面持续扩大但整体仍偏小,钢厂继续复产的动力尚且不足,低利润格局下钢厂维持低库存结构,叠加废钢供应速度较快,铁水性价比偏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铁矿石需求。截至3月17日当周(3月13日—17日),全国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为82.29%,环比提升0.29%,同比提升3.38%;高炉炼铁产能利用率为88.44%,环比提升0.41%,同比提升6.56%;钢厂盈利面为57.58%,环比扩大8.23%,同比缩小23.81%;日均铁水产量为237.58万吨,环比增加1.11万吨,同比增加16.88万吨。政策层面,监管压力再度加大。发展改革委开展实地调研,深入研究铁矿石保供稳价工作。3月17日,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称,发展改革委司近日会同有关方面赴青岛港、唐山港开展调研,了解港口铁矿石库存、堆存收费等有关情况,分析研判铁矿石市场和形势,研究做好铁矿石保供稳价工作。其间,调研组组织部分铁矿石贸易企业召开专题会议,提醒告诫铁矿石贸易企业依法合规经营,不得囤积居奇、哄抬。发展改革委高度关注铁矿石市场变化,针对一段时间以来铁矿石大幅上涨的情况,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研究采取供给保
连云港不锈钢复合板产业链内对比来看,2022年螺纹钢2205合约价5189元/吨,2022年螺纹2205合约价和铁矿石2205合约价比价为5.3;截至2023年3月10日,螺纹钢2305合约价4348元/吨,2023年螺纹2305合约价和铁矿石2305合约价比价为4.7。因此,不管是从内外价差角度还是从产业链角度,铁矿石均处于偏高估位置。三、政策风险铁矿石是我国仅次于原油的重要进口工业原料。2022年我国进口铁矿石1281亿美元,均价约116美元/吨。2022年名义GDP超18亿美元,铁矿石进口额占名义GDP比值为0.71%。铁矿石每变化100元/吨,影响名义GDP变化接近0.1%。也就是说,名义GDP增量提高0.1%可以通过铁矿石下降100元/吨来实现。发改委2月9日召开全国工作视频会议强调,2023年各级主管部门要以稳物价为重点,强化市场保供稳价;2月13日,针对铁矿石过快上涨,发改委召集期货公司、现货公司开会、讨论铁矿石市场情况;3月3日,发改委发文指出,针对近一段时间铁矿石过快上涨情况,专家建议有关部门持续加强现货期货市场联动监管,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等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遏制铁矿石不合理上涨;3月7日,发改委召开提醒告诫会,禁止囤积居奇,哄抬;3月9日,大商所开始进行铁矿石2301合约接货情况调研。
连云港不锈钢复合板矿山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从政策、环保、生态等方面加大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扎实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推动矿业行业绿色发展,引领矿山企业增强绿色发展意识,按照因地制宜、因矿制宜的原则加快改造升级,达到绿色矿山要求,实现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明显优化。加强矿产资源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各类产业规划的衔接,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使矿山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小矿比例明显降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动矿山从开采资源、销售初级产品到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延伸。三、主要任务(一)严格矿业权设置审批。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矿产资源规划,科学设置矿业权,优化矿业产业布局。重点整治不符合“三区三线”管控要求和矿产资源规划,不符合产业政策(如产业目录禁止采矿项目、达不到开采规模等),未取得安全生产、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审批手续等问题。
连云港不锈钢复合板进入4月份以来,钢价又下跌了一波。尽管没有3月15日变盘开启下跌那一波大,但两波行情,已经使期螺主力下跌了400多个点,现货螺纹也下跌了180-270元不等。局部市场二三线资源已经出现了“3”字头的,着实回到了春节前冬储前的水平。部分大户因为持货时间长,前边出货赚钱,但后边的货已经出现了亏损。随着4月份需求随着天气走弱,出货状况不够理想。钢厂被动补降之后,仍然存在倒挂问题。由于上涨时候铁矿比成材涨价多,跌价时候成材比铁矿跌价多,反复上涨——下跌的过程中,钢厂又回到了亏损边缘。目前电炉亏损已经增大,华东电炉亏损超过140元,减产压力增加。这说明,钢厂、钢贸的日子都不好过。回顾这一轮的下跌驱动:主要体现在阶段性供需矛盾放大、原料支撑作用减弱以及海外风险外溢等诸多因素制约。其中供需矛盾是基本面表现凸显的,表现在即便到4月,钢材产量、铁水产量和粗钢产量仍在高位,部分品种仍在增产,库存降库放缓、市场成交量下降以及终端没有明显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