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生物颗粒燃料是一种可以替代煤、燃料油等石化燃料的新型环保燃烧颗粒。“十三五”以来,大力推行青岛生物颗粒燃的使用,因而生物质颗粒厂大量兴起。但是目前还未出台生物质燃料相关的质量规范标准,因此我国的生物质燃料质量良莠不齐。要区分生物颗粒的好坏,要看以下因素:1、原料原料的好坏决定着颗粒质量的根本,纯木材不含任何杂质的原料生产出来的颗粒质量相当好。现在颗粒原料分为木颗粒和非木颗粒两大类,木颗粒主要以红木、松木、杂木、樟子松、刨花、家具厂边角料、木材厂边角料等为原料,非木颗粒主要以秸秆、花生壳、稻壳等为原料,前者热值高、灰分小,后者热值相对低些、灰分大。2、热值热值是青岛颗粒质量衡量的重要标准,毕竟大家都是奔着经济效益来的,木颗粒的热值相当较高。3、灰分灰分大的颗粒,燃烧的有效成分要少些,达到同等温度需要的原料更多,所以非木颗粒这类灰分较大的颗粒要便宜一些,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的是灰分大不一定的结焦。

随着社会对能源需求量的增加,化石能源存储量急剧减少。能源开采与煤炭燃烧排放物都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新能源的开发与使用成为当下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此种趋势下,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出现于推广使用就备受关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解析一下生物质颗粒燃料与其他燃料对比的优势性体现:1、原材料。青岛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原料来源以农业种植废弃物为主,农业资源主要包括的是农业生产和加工中的废弃以及各类能源植物。如玉米芯、花生壳等都可以作为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生产加工原材料。如此既减少了农林废弃物在田间焚烧或分解过程对环境的危害,又增加农民收入,创造就业机会。与常规燃料相比,生物质颗粒燃料属于在为使用者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使其成为了环保的倡导典范。2、排放物。化石燃料燃烧时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即为全球变暖的主要温室效应气体。燃烧煤、石油或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就是在释放地球内部深处的二氧化碳到大气中的一个单向流动的过程。同时还会会产生比较多的粉尘、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含硫量比较低,其释放出的二氧化碳也比较低,与燃煤相比可以说是零排放。3、产热量。生物质颗粒燃料能大大提高木质材料的燃烧性能,相比于煤炭燃烧产热有过之而无不及。4、管理。生物质颗粒体积小,不占据额外空间,在运输、存储管理上节省耗费。

随着生物质能源行业的发展,青岛生物质颗粒代替煤作燃料已是家喻户晓。而传统烧煤锅炉无法将颗粒燃料充分利用,要使用生物质颗粒燃烧机来完成,那么如何有效的使用生物质颗粒燃烧机,让颗粒燃料更充分的燃烧呢,为大家提供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1、足够高的温度。足够高的温度以保证着火需要的热量,同时保证有效的燃烧速度。生物质燃料的燃点约为250摄氏度,其温度的提高有燃烧良好的后续生物质燃料供给,点火过程中热量逐渐累积,使更多的燃料参与反应,温度也随之升高,当温度达到800摄氏度以上时,生物质便能很好地燃烧了。2、合适的空气量。若空气量太少,可燃成分不能完全充分燃烧,造成不完全燃烧损失;但若空气量过多,会降低燃烧室温度,影响完全燃烧的程度,此外会造成烟气量大,降低生物质锅炉热效应。3、充分的燃烧时间。生物质燃料燃烧具有一定的速度,达到青岛生物质颗粒燃烧机的的燃烧程度,以使燃烧完全需要一定的时间。燃烧调整的问题,就是尽量保持燃烧在炉内的停留时间,有了足够的燃烧时间,才能做到完全燃烧。4、氧量的及时混入。一次风足以吹动、穿透搅拌燃料;二次风强劲、快速进入,在燃烧剧烈的燃烧不能缺氧,在炉膛上部燃尽区,保持足够的氧(试验表明:上层二次风尽量开大,以三级过热器不超温为使用界线,在炉膛内火焰以后,形成一个递次减弱的温度场)。

在秸秆的再生利用过程中,排放的C02与秸秆再生时吸收的C02达到碳平衡,具有C02零排放的作用,对缓解和Z终解决温室效应问题具有潜在的贡献价值青岛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前景世界经济的发展仍然严重依赖于煤炭的消耗。然而,大量煤炭的非洁净开采、利用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目前,中国大气污染物中烟尘排放的70%、S02排放的90%、C02排放的80%,NOx排放的70%是由煤炭燃烧造成的,70%~80%以上的汞也主要来自煤炭直接燃烧排放的烟气。发展洁净煤技术,特别是青岛生物质颗粒燃料技术,控制C02和S02排放,不失为一项现实、经济和可行的措施。煤炭污染并非是煤炭自身的问题,是由于人们对它的开采、加工和利用方式粗放才引致的。环境问题与能源本身无关,而是取决于使用能源的技术和方式。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改变,发展洁净煤技术,推动实现洁净煤产业化是当前适合国情的能源结构优化措施。与原煤燃烧相比,青岛颗粒燃料型煤是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污染的Z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已进入商业化生产阶段。

点击查看锅炉颗粒燃料有限公司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