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铜止水板图片
更新时间:2025-02-08 00:06:25 浏览次数:1 公司名称:聊城 金鸿耀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产品参数 | |
---|---|
产品价格 | 10/米 |
发货期限 | 1 |
供货总量 | 995 |
运费说明 | 面议 |
我们知道无论是普通的住房建筑,铜仁止水铜片还是大型的防水大坝、大电站或者桥梁,都需要防水,而水利水电工程,均是采用铜止水片作为防水材料。那么为何一定要用铜止水片呢?顾名思义,铜止水片是为了止水、防水而存在。而我们的水工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不可能一次完成,那么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各个浇筑体之间由于湿度不一,会形成一道裂缝。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有这一道裂缝(施工缝)的存在,建筑体就会发生渗漏。为了防止渗漏的情况出现,因此在这个施工缝处设置止水铜片,以达到防水、止水的目的。
铜止水片是由99.8%以上的纯铜熔铸锻造延压而成,防水性能良好,因此别广泛的应用于各大水工建筑当中,由于纯铜在空气中氧化肉眼成紫红色,因此又称紫铜止水。铜止水片为水工建筑重要的止水系统,而止水系统均需设置分缝或止水缝以实现止水材料的安装的,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和砼干缩引起的底板断裂和裂缝也称 缝。而我们就是用止水缝的方向或位置来区别是垂直止水还是水平止水。
我们将那些设置在墙上的止水缝称为垂直止水或铅直止水;而将设置在底板以及连接处的称为水平止水。当然,在各个交界处或连接处需要设置止水铜片接头。
施工缝是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铜仁止水铜片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止水铜片沉降缝是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总之一句话,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即称之为“沉降缝”。
若建筑物平面尺寸过长,因热胀冷缩的缘故,可能导致在结构中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需在结构一定长度位置设缝将建筑分成几部分,该缝即为温度缝。对不同的结构体系,伸缩缝间的距离不同,我国现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对此有专门规定。
可见,除了施工缝,其余两种缝均是真实存在的缝隙。《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沉降缝和伸缩缝的宽度都必须满足抗震缝宽度的规定。所谓抗震缝,是因为建筑物平面不规则,或竖向不规则,而对结构抗震不利,而设缝将结构分为若干部分。
由此可见,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是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常见的施工缝。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而沉降缝是为了克服结构不均匀沉降而设置的缝,须从基础到上部结构完全分开; 伸缩缝是为克服过大的温度应力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抗震缝是为使建筑物较规则,以期有利于结构抗震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铜仁止水铜片
隧道止水,采用铜止水和橡胶止水相结合的方法,铜仁止水铜片在增加止水性能的同时,还能降低施工成本。隧道中的防渗系统一直是隧道施工中的薄弱环节,经过对施工现场的不断摸索,我们对其进行了一些改进,使改进后的施工方法变得简单且高效。
隧道铜止水带拼焊施工要点如下:
1、在洞外据拟铺挂面积的大小将2~3幅幅面较窄的成卷防水板下料;
2、然后将其平铺在地面上拼焊成便于运输、铺挂的大幅面防水板,减少洞内作业的焊缝数量,以提高焊接质量;
3、选择合格的一次性成型的止水铜带;
4、 止水铜带的拼接采用热合机双焊缝焊接,要求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保证焊缝质量;
5、焊缝应严密,单条焊缝的有效焊接宽度不应小于12.5mm。
止水铜片水工建筑物接缝止水带型式多样,铜仁止水铜片选择铜止水带型式和尺寸可从以下因素予以考虑:
1.由接缝变位及缝内水压力引起的 可能应力应小于材料的设计强度。设计强度的取值应
考虑尺寸效应、蠕变等因素的影响。
2.在水压力和接缝位移作用应下,止水带应不发生绕渗或尽量避免发生绕渗。
3.应考虑水质对止水带侵蚀的影响。
4.应考虑制造工艺和施工的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止水带应考虑钢筋布置的影响。
5.如何选择定型产品:
a.施工缝可采用平板型止水带。变形缝的止水带可伸展长度应大于接缝位移矢径长。止水带
的翼板长度和是否采用复合型止水带,应根据抗绕渗要求确定。
b.当运行期环境温度较低时,不宜选用PVC止水带。当止水带在运行期暴露于大气、阳光下
是,应选用抗老化性能强的合成橡胶止水带、铜、或不锈钢止水带。采用多道止水带止水有
抗震要求时,宜选用不同材质的止水带。
c.开敞型止水带的开口朝向宜考虑结构受力和施工影响。
d.止水带接头的位置应避开接缝剪切位移大的部位。
e.止水带离混凝土表面的距离宜为200mm--500mm,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减少。
f.止水带埋入基岩内的深度可为300mm--500mm,必要时可抽锚筋。止水带距基岩槽壁不得小
于100mm。水带通过 计量认证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出产产品可靠、耐
久、安装简便,能与混凝土良好结合。本公司同时也致力于研究开发新产品,提高新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