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r15轴承圆钢是一种合金含量较少、具有良好性能、应用广泛的高碳铬轴承钢。经过淬火加回火后具有高而均匀的硬度、良好的耐磨性、高的接触疲劳性能。该钢冷加工塑性中等,切削性能一般,焊接性能差,对形成白点敏感性能大,有回火脆性。 执行标准: 中国GB/T18254-2002 日本JIS G4805:1991 美国ASTM A295:1998 统一数字代号:B00150 化学成分 S:≤0.020 P:≤0.027 Cr:1.30-1.65 热处理 钢棒退火,钢丝退火或830-840度油淬。 工艺参数 1.普通退火:790-810度加热,炉冷至650度后,空冷——HB170-2 GCr15轴承钢 2.等温退火:790-810度加热,710-720度等温,空冷——HB207-229 3.正 火:900-920度加热,空冷——HB270-390 4.高温回火:650-700度加热,空冷——HB229-285 5.淬 火:860度加热,油淬——HRC62-66 6.低温回火:150-170度回火,空冷——HRC61-66 7.碳氮共渗:820-830度共渗1.5-3小时,油淬,-60度至-70度深冷处理+150度至+160回火,空冷——HRC≈

综合观点:十月份国内钢材走势跌宕起伏,国庆长假之后,市场迎来圆钢也在其中。钢材全面攀高。随着“一刀切”限电、限产政策被纠偏,钢材供应紧缺现象得到缓解,叠加成交不及预期影响,钢材高位回落。进入10月下旬后,在宏观政策引导下,大宗商品炒作降温,煤炭等原料大幅下跌,黑色系大宗商品期货整体走低,带动钢材现货加速下行。因此,10月份国内钢材呈冲高回调走势,与我们上月预警“政策扰动,震荡加剧”的判断完全相符,但是下跌的幅度超出了我们的预计。进入11月后,钢铁行业基本面或有进一步修整趋势,首先随着气温下滑,部分地区施工将受到影响,区域销量将有分化,需求强度整体或有下降。其次北方进入秋冬季限产期,局部供给还会减弱,南方限电政策放松,区域供应会有增量。整体而言,全国钢材市场供应量大概率平稳运行;再次随着铁矿石、废钢等原料相继下跌,钢铁行业生产成本正在降低,一旦焦炭出现回落,成本支撑作用就会更加减弱。因此,在多重因素影响下,11月份国内钢材市场很难呈现反转行情。另外,在年尾冲刺效应下,部分地区基建和房地产需求具有一定的韧性,一旦区域钢材拉大,资源跨区域流动会加速,南北市场高低均衡现象会显现。综合来看,在没有突发因素干扰下,我们对11月份钢材市场行情持以下判断:震荡调整,重心下移。

规格外观 规格主要有圆钢、扁钢、钢丝,钢材表面应加工良好 。不得有裂纹、折叠、结疤和夹杂。冷拉钢表面还应光滑、干净、无氧化皮。 发展前景编辑 语音 精密轴承等基础机械铸造业已经成为 “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行业,为了实现两会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各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密集开工,轴承钢市场需求也将随之释放。 伴随着轴承制造业的持续、较快发展,轴承钢市场前景被看好。国内轴承钢生产正积极研发轴承钢新品种,轴承制造产业发展立足高端产品是未来的主要趋势。 为了实现两会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各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掀起施工高潮,铁路、保障房、水利、港口、机场等重大工程项目的密集开工带动了工程机械制造业的复苏,拉动工程机械需求,轴承钢市场需求也随之释放。同时铁矿石、焦炭、高铬等钢铁原材料市场持续高位运行,使轴承钢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刚性成本的推动,促使钢厂的出厂上调,从而进一步带动轴承钢市场的上升,这两方面利好因素稳定了增长拉动了内需。

对圆钢加热和冷却时相变的影响 钢加热时的主要固态相变是非奥氏体相向奥氏体相的转变,即奥氏体化的过程。整个过程都和碳的扩散有关。合金元素中,非碳化物形成元素降低碳在奥氏体中的激活能,增加奥氏形成的速度;而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强烈妨碍碳在钢中的扩散,显著减慢奥氏体化的过程。 钢冷却时的相变是指过冷奥氏体的分解,包括珠光体转变(共析分解)、贝氏体相变及马氏体相变。仅举合金元素对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的影响为例,大多数合金元素,除钴和铝外,均起减缓奥氏体等温分解的作用,但各类元素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不形成碳化物的(如硅、磷、镍、铜)和少量的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钒、钛、钼、钨),对奥氏体到向珠光体的转变和向贝氏体的转变的影响差异不大,因而使转变曲线向右推移。 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钒、钛、铬、钼、钨)如果含量较多,将使奥氏体向珠光体的转变显著推迟,但对奥氏体向贝氏体的转变的推迟并不显著,因而使这两种转变的等温转变曲线从“鼻子”处分离,而形成两个 C形。 [3] 对钢的晶粒度和淬透性的影响 影响奥氏体晶粒度的因素很多。钢的脱氧和合金化情况均与“奥氏体本质晶粒度”有关。一般来说一些不形成碳化物的元素如镍、硅、铜、钴等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的作用较弱而锰、磷则有促进晶粒长大的倾向。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钨、钼、铬等,对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起中等作用。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钒、钛、铌、锆等,强烈地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起细化晶粒作用。铝虽然属于不形成碳化物元素,但却是细化晶粒和控制晶粒开始粗化温度的常用的元素。 钢的淬透性(见淬火)高低主要取决于化学成分和晶粒度。除钴和铝等元素外,大部分合金元素溶入固溶体后都不同程度地抑制过冷奥氏体向珠光体和贝氏体的相变,增加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数量,即提高钢的淬透性。

点击查看新弘扬特钢有限公司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